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

①唐铜币。(1)简称开元钱。武德四年(621)废五铢钱,置监于洛、并、幽、益、桂等州,铸此钱。“开元”意为开辟新纪元,非年号。钱文为欧阳询制词并书,时称其工。背无文字。后世铜币多仿之,以“通宝”或“元宝”命名。此钱每枚径八分,重二铢四絫,十枚(钱)重一两,一千钱重六斤四两。其后铜币不再称铢絫,而称一钱,即以开元钱一文重量为标准,为古代衡法改为十进位制之始。高宗、武后、玄宗时均铸之,因轻重大小折中,远近便之,故成为有唐一代标准铜币。(2)亦称会昌开元通宝、会昌开元钱。会昌五年(845),武宗毁佛,以废寺中铜像钟鼎熔铸。与武德时铸开元通宝钱轻重大小相同,但背铸一字以示铸造年号或地区。如扬州铸币用会昌之“昌”字,京兆府用“”字,河南府用“洛”字,江陵府用“”字,蓝田府用“蓝”字。另丹、平、襄、兴、润、越、福、宜、洪、鄂、广、桂、兖、潭、益、梓、梁十七州所铸币,皆以州名为背文。②五代铁钱。南唐元宗时铸。制度大小皆仿唐武德开元通宝。每十钱以此钱六权铜钱四而行。

开元通宝

猜你喜欢

  • 诸物库

    官署名。元代置。秩从七品,隶宣徽院,设于大德四年(1300),掌宫廷诸物出纳。置提领、大使、副使各一员。

  • 平阳府

    北宋政和六年(1116)升晋州置。属河东路。治临汾县(今市)。辖境相当今山西临汾、洪洞、浮山、霍州、汾西、安泽等市、县地。产矾,置炼矾、矾山两务。金天会至兴定间为河东南路治。元初改为平阳路。大德时改为

  • 烈皇小识

    书名。明文秉撰。八卷。记明崇祯时事迹,为编年体杂史。文秉以为谥法“杀身成仁为烈,临难不屈曰正”,应改崇祯谥号为“烈宗正皇帝”,故以名书。所记党争,镇压农民军,明清关系及经筵讲官等事较为翔实。条目篇章偶

  • 求是书院

    学校名。又称浙江求是书院、杭州求是书院。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浙江巡抚廖寿丰等在杭州普慈寺设立。委派杭州知府林启为总办,聘西教习一人为正教习,教授各种西学;华教习二人副之,一授算学,一授西文,委监

  • 忠意将军

    官名。北魏置。见于《魏书·车路头传》,太和十七年(493)职员令及太和二十三年复次职令,均未见。

  • 李愬

    773—821唐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字元直。李晟子。有筹略,善骑射。以父荫入仕。历坊、晋二州刺史。元和十一年(816),自请讨淮西吴元济,授随唐邓节度使,负责西路指挥。初至,故示柔弱,暗中缮甲厉兵

  • 初为赋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商鞅在秦国进行第二次变法,十四年颁布“初为赋”法令,即按人口征收人头税。据与此同时或其后颁布的“民有二男不分异者,倍其赋”的法令,可知当时秦国所征之赋,是人头税,即《汉书·食货

  • 噶杂那齐伯克

    即“噶匝纳齐伯克”。

  • 彭孙遹

    1631—1700清浙江海盐人,字骏孙,号羡门,自号金粟山人。顺治进士,官中书。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儒试,列第一,授编修。后官至吏部右侍郎,充《明史》总裁。工词章,与王士禛齐名,时号“彭王”

  • 十布

    见“布货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