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晏殊

晏殊

991或993—1055

北宋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字同叔。幼有文名,景德初,以神童召试学士院,赐同进士出身。真宗朝至翰林学士。仁宗初,迁枢密副使。以论事逆刘太后意,罢知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南)。在任兴学校,延范仲淹以教生徒。召拜御史中丞,迁参知政事。再出知亳、陈州。又还朝为御史中丞、三司使。庆历间拜宰相兼枢密使。庆历四年(1044),为谏官论罢,历知颍、陈、许、永兴等州军,后移河南,以病归京师。生平喜诗酒,以文章得时誉,诗词尤婉丽。著有《珠玉词》、《晏同叔先生集》等。

猜你喜欢

  • 夏虫自语

    书名。清杨德荣撰。记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攻克绍兴见闻,涉及民选乡官及包立生组织团练抗拒太平军等事。有光绪七年(1881)刻本,收入《大亭山馆丛书》第二册。

  • 太常

    官名。西汉中元六年(前144)改奉常置。一说西汉初已置,惠帝时改为奉常,景帝时复旧。掌礼乐、祭祀宗庙、社稷,负责朝会和丧葬礼仪,管理皇帝陵墓、寝庙所在县邑,每月巡视诸陵,兼掌教育,主持博士及博士弟子的

  • 解结

    ?—300西晋济南著县(今山东济阳西)人,字叔连。少与兄系齐名。辟公府掾,累迁黄门侍郎,历散骑常侍、豫州刺史、魏郡太守、御史中丞。元康中,赵王司马伦讨氐羌,用嬖人孙秀,与系争军事,更相表奏。因议秀罪当

  • 京陵县

    西汉置。治今山西平遥县东北京陵城。《水经·汾水注》:春秋为九原之地,“其故京尚存,汉兴增陵于其下,故曰京陵焉”。北魏废为京陵城。

  • 军门

    ①明初文官至总督者方称军门,以后巡抚、操江皆称军门(见《涌幢小品》卷八)。清时则为提督或总兵加提督衔者之尊称。②军营之门。《左传·哀公十年》:“吴子三日哭于军门之外。”

  • 松赞干布

    约617—约650唐时吐蕃赞普。亦作弃宗弄赞、弃苏农,亦号弗夜氏。囊日论赞子。十三岁即赞普位。先后平定内部叛乱,兼并羊同、苏毗诸部,定都逻些城(今西藏拉萨)。建立官制、军制,分吐蕃为四“如”等军事行政

  • 中士

    ①爵秩名。(1)周代诸侯官制中,士一级爵位的第二个等级,在上士之下。(2)王莽始建国元年(9),改秩四百石为中士。②官名。(1)西魏、北周置,为六府中的低级官吏,依职掌不同,称司服中士、典牧中士等。正

  • 河北县

    ①本西周魏国,西汉置河北县。《水经·河水注》:“县在河之北,故曰河北县也。”在今山西芮城县北。属河东郡。北周明帝二年(558)改为芮城县。自汉至西晋属河东郡,十六国后秦至北魏太和十年(486)为河北郡

  • 总制使

    官名。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参知政事孟庾提领措置财用,以总制使为名,创收总制钱。孟庾罢,沈与求继任。六年,沈与求罢,遂不复任命。其官署称总制使司或总制司。

  • 钩梯

    古攻城器械。(1)即钩绳。一名飞钩。《六韬·虎韬·军用》:“飞钩,长八寸,钩芒长四寸,柄长六尺以上。”(2)木梯一端有钩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番吾。”陈奇猷集释:“钩梯,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