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知识>

①国名。嬴姓。先祖出自颛顼,传至非子,居犬丘(今陕西兴平东南),为周孝王在汧渭间养马,封于秦(今甘肃清水东北)为附庸。周宣王以秦仲为大夫,攻西戎,被杀。其子庄公破戎,为西垂大夫,居西犬丘(今甘肃天水西南)。周平王东迁,襄公以兵护送,平王封之为诸侯,赐以岐以西之地。春秋时国力日强,攻伐戎人及邻近小国。公元前762年,文公迁于汧渭之会(今陕西眉县东北)。前714年,宁公迁平阳(今陕西眉县西)。前677年,德公迁雍(今陕西凤翔南)。春秋中期穆公时强盛,疆土有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并得晋河西之地。战国初,国势稍衰,灵公迁泾阳(今陕西泾阳西北),至前383年,献公迁栎阳(今陕西富平东南)。前350年,孝公迁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成为七雄中最强之国。惠王时,攻占巴、蜀,征服义渠(今甘肃东北部),夺取楚汉中郡,扩地千里。昭王时,奉行远交近攻政策,屡次大胜韩、魏、齐、楚等国。又大败赵国于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坑杀赵军四十万。先后建立三川、太原、东郡,据有黄河中游与汾河流域。秦王政(即秦始皇)亲政后,先后攻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统一全国的秦朝。②朝代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秦王政改称始皇帝,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和加强封建中央集权。派兵北逐匈奴,南平百越。疆域东、南至海,西至今甘肃、四川,西南至今云南、广西,北至阴山,东北迤至辽东。统一之初,全国分为三十六郡,后陆续增至四十余郡。秦朝赋役繁重,刑法严酷。秦二世胡亥即位后,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全国各地响应,反秦武装风起云涌。二世三年,赵高胁迫胡亥自杀,立公子婴为秦王。次年十月,刘邦率起义军进抵灞上,子婴投降,秦朝灭亡。共历三主,统治十五年。③城邑名。(1)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周孝王封秦祖先非子,“邑之秦”(《史记·秦本纪》),即此。是秦国的最早都邑。(2)春秋鲁地。在今河南范县东南。《春秋》庄公三十一年(前663):“筑台于秦”,即此。④陕西省的简称,因战国为秦地得名。⑤秦汉时匈奴和西域人称中国为“”。古代印度、希腊、罗马等称中国为Cina、Thin、Sinal等,当即“”的音译。这一名称直至两晋时仍被沿用,见《佛国记》。政权名。⑥隋大业十三年(617),薛举称帝,国号秦,建元秦兴。据陇西之地,都天水(今属甘肃)。次年败亡。传二主,共二年。

猜你喜欢

  • 阮孚

    278—326晋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字遥集。咸次子。初辟太傅府,西晋末渡江为司马睿安东参军,转丞相从事中郎。常蓬首饮酒,不务政事。为有司所按,睿每容之。琅邪王裒镇广陵,以为长史,迁散骑常侍。转左卫

  • 长沙仰天湖竹简

    战国时楚国竹简。1953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市南郊仰天湖25号楚墓。此墓系土坑竖穴木椁墓,具二椁二棺。时代约属战国晚期。墓曾两次被盗。竹简属遣策,共出四十三支,完整的简长22厘米,宽1.2厘米,墨书字迹较

  • 庸盦文编

    书名。清薛福成著。四卷。薛氏初入曾国藩幕,后随李鸿章办外交。此编即汇辑其间所作奏疏、论议、序跋、传状、碑志等。研究洋务运动者多引作参考。有光绪年间刊本。

  • 东乡回

    即“东乡族”。

  • 茶经

    书名。唐陆羽撰。三卷,十篇。“一之源”,记茶的生长与特征;“二之具”,记采茶所用工具;“三之造”,记采茶的季节、时刻、晴雨等;“四之器”,记茶的加工及用器;“五之煮”,记蒸煮的方法;“六之饮”,记饮茶

  • 归江十坝

    清后期运河入长江水道上的十座坝。在今江苏省扬州市东,名称是拦江坝、土山坝、金湾坝、东湾坝、西湾坝、凤凰坝、新河坝、壁虎坝、湾头老坝和沙河坝。

  • 燕山

    在今河北玉田县西北一带燕山。《资治通鉴》:东晋咸康四年(338),后赵石虎攻段辽,“渔阳、上谷、代郡守相皆降,取四十余城,北平相阳裕帅其民数千家登燕山以自固”,即此。

  • 肆叶护可汗

    全称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唐时西突厥可汗。公元628—632年在位。名拔灼。统叶护可汗之子。贞观四年(630),莫贺咄杀统叶护自立,他亡奔康居。阿史那泥孰率弩失毕诸部迎立之。时莫贺咄据东面,亦为可汗,各

  • 林达泉

    ?—1878清广东大埔人,字海岩。咸丰举人。同治三年(1864)在乡办团练,防御进入广东的太平军余部,遂以知县选用。七年参与镇压山东捻军。次年署崇明知县,革陋规,清积狱,浚河渠,设书院。光绪元年(18

  • 神人

    庄子用语。原本于《书·尧典》:“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又《左传·宣公十五年》:“敬奉德义,以事神人。”皆指神与人。庄子引伸为得道之人。《庄子·天下》:“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