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
【源】 淄州,隋、唐时置,故治在今山东淄川。当以地为氏,见《姓苑》(15,21,60)。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据《姓苑》注云: “州名,以地为氏。”淄州,唐置,即今山东淄博。《中国姓氏大全》则称:“古有淄水(在今山东境内),以水名为氏。”
【源】 淄州,隋、唐时置,故治在今山东淄川。当以地为氏,见《姓苑》(15,21,60)。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据《姓苑》注云: “州名,以地为氏。”淄州,唐置,即今山东淄博。《中国姓氏大全》则称:“古有淄水(在今山东境内),以水名为氏。”
读音:Luó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长治、榆次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Àolā【综】 清满洲人(61,72,254)、蒙古正红旗(259)中均有鄂拉氏。【人】 鄂拉阿哈保、清满洲正黄旗人,乾隆末从征台湾,累功官至正红旗护军统领(61)。鄂拉噶塔布,清满洲
读音:Ōusīmàn塔塔尔族姓氏。本部落名,或其曾祖名,遂以为姓。其姓名结构与俄罗斯族相仿:名·父名·姓。例如,革拉吉丁·哈不都拉·欧斯曼——“革拉吉丁”,本人名字; “哈不都拉
读音:Túluólǔ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喀喇沁(23,63)。【人】 图罗鲁特图萨图,清正蓝旗人,世居喀喇沁,从征吴三桂有功,授云骑尉(23)。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清
读音:Wèiwúér【源】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畏吾儿氏(57,61)。按:畏吾儿、畏吾而、畏吾兀、畏吾、委吾均系元、明两代对回鹘的异译。回鹘在唐朝以前称回纥,今译维吾尔。故当以族名为氏。【变】 亦作
读音:sì fú jīn【综】 代北姓。后改为伏氏,见《魏书》(7,9,12,17,27)。一说,亦改为斤氏、俟氏(27)。一说,即〔侯伏斤〕(12,27)。亦作侯伏(70)。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
读音:chì máo【综】 山东琅邪有此姓,见《姓苑》(60)。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收载。《姓氏考略》注引《姓苑》云:“琅邪有此姓。”琅邪,在今山东诸城。
读音:Níhū【源】 金时女真人姓,见《高丽史》(71,431)。
读音:Guō’ěrlásī【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姓中有郭儿剌思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郭尔罗斯(24)、《辽金元姓谱》作〔郭儿剌䚟〕(33)。
读音:Àobùtèkèjīěr鄂温克族姓氏,世居陈巴尔虎旗。《中国人的姓名·鄂温克族》 收载,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