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为民请命

为民请命

史记.淮阴侯列传》:“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后因以“为民请命”谓替老百姓申诉痛苦。《明史.青文胜传》:“逋赋数十万,敲扑死者相踵。文胜慨然诣阙上疏,为民请命。”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


偏正 替老百姓请求解除痛苦,保全生命。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褒义。多用于描写替人民解除痛苦办好事。


解释原指替老百姓申诉痛苦,保全他们的性命。后指替老百姓说话。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

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后,韩信所向披靡,平定了魏、赵、燕、齐等地。随着战事的发展,韩信的势力越来越强,出于形式的需要,刘邦封他为齐王。

韩信做了齐王后,项羽派遣武涉前去游说,希望他放弃刘邦,归顺自己。但韩信认为刘邦十分亲近和信任自己,就拒绝了武涉。

武涉离开后,齐国人蒯通知道天下局势的关键在于韩信,就以看相为借口,接近韩信,对他说:“当今刘项两家的命运,都悬在您的手上。您替汉王出力,汉王就胜利;替项王出力,项王就胜利。现在天下百姓久受战乱之苦,都希望有片刻的安定,我希望您能听取我的计策,让他们双方都一起存在,而您跟他们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凭借您的聪明才智,众多的人马装备,占据着强大的齐国,而又有燕、赵作为附从,假如出兵到刘、项双方兵力薄弱的地方,来牵制他们的后方,再顺应百姓的心愿,向西进军,替百姓出气诉苦,那么天下的百姓就都会闻风而动来响应您了,还有谁敢不听从呢?”蒯通多次劝说,韩信终究犹豫不决,不忍心背叛汉王。同时,韩信又自认为功劳很大,刘邦应该不会对自己做得太过分,就谢绝了蒯通。

例句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


【词语为民请命】  成语:为民请命汉语词典:为民请命

猜你喜欢

  • 青城之祸

    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大梁城南五里号青城,乃金国初粘罕驻军受宋二帝降处。当时后妃皇族皆诣焉,因尽俘而北。后天兴末,末帝东迁,崔立以城降,北兵亦于青城下寨,而后妃内族复诣此地,多僇死,亦可怪也。”后以

  • 槐中蚁

    同“槐根蚁”。宋刘克庄《念奴娇》词:“似瓮中蛇,似蕉中鹿,又似槐中蚁。”

  • 孔淳辞散骑

    《南史.隐逸上.孔淳之传》:“孔淳之字彦深,鲁人也。……性好山水,每有所游,必穷其幽峻,或旬日忘归。……元嘉初,复征为散骑侍郎,乃逃于上虞县界,家人莫知所在。”南朝.宋.孔淳之,字彦深,性乐山水,不愿

  • 醉山颓倒

    同“醉玉颓山”。宋石孝友《满庭芳.次范倅忆洛阳梅》词:“当年,吟赏处,醉山颓倒,飞屑成堆。”主谓 形容醉态。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

  • 瞎马临池

    同“临池瞎马”。清张问陶《观我》诗:“飞花堕溷春难晚,瞎马临池夜可惊。”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积重难返,良有所因,夜行无烛,瞎马临池,今日大患,莫大于昧。”主谓 比喻面临危险还纯然不知。语本南朝宋

  • 温伯雪

    《庄子.田子方》:“温伯雪子适齐,舍于鲁。鲁人有请见之者,温伯雪子曰:‘不可。吾闻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吾不欲见也。’……仲尼见之而不言。子路曰:‘吾子欲见温伯雪子久矣。见之而不言,何邪?

  • 傅舟

    同“傅说舟”。唐苏颋《扈从温泉同紫微黄门群公泛渭川得齐字》诗:“傅舟来是用,轩驭往应迷。”

  • 芙蓉城

    宋欧阳修《六一诗话》:“曼卿卒后,其故人有见之者,云:恍惚如梦中,(石曼卿)言:‘我今为鬼仙也,所主芙蓉城。’欲呼故人往游,不得,忿然骑一素驴去如飞。”后因以“芙蓉城”为传说中的仙境,常用为悼念亡友的

  • 生同衾,死同穴

    《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我既委身于你,乐则同乐,忧则同忧;生同衾,死同穴。”衾(qīn):被子。意谓生时共用一床被,死后合居一冢坟。形容夫妻恩爱,生死不渝。其他 衾,被子。生时同一条被,死后同

  • 治病救人

    比喻以善意批评帮助某人改正缺点错误。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我们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有两条宗旨是必须注意的:第一是‘惩前毖后’,第二是‘治病救人’。”陈登科《风雷》一部五九章:“我们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