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单父鸣琴

单父鸣琴

源见“鸣琴化治”。指善于任人而治。清袁枚《书戒石》诗之六:“何以写心,单父鸣琴;无以为家,河阳种花。”


【典源】《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巫马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亲之,而单父亦治。巫马期问其故于宓子,宓子曰:‘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任力者故劳,任人者故逸。’”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二、汉·刘向《说苑·政理》等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孔子的弟子宓不奇,字子贱。他治理单父,身不下公堂,只抚琴弹曲,就治理得很好。巫马期治理单父,披星戴月,夜以继日,事必躬亲,也治理得很好。巫问宓这里面的缘故。宓说:“我的作法可谓用人,而你可谓用力。用力者自然辛苦,用人者当然安逸。”

【释义】 后以此典称誉地方官吏政清事简,治理有方; 也借指担任县令等地方官。

【典形】 宓贱琴、宓弦、宓于弹琴、鲁宓、鸣琴、鸣琴单父、鸣弦、鸣弦坐、琴歌、琴堂、单父鸣琴、单父琴、弦挥单父、子贱歌、子贱琴、琴声单父宰、弹琴高堂、易俗张琴、山县弹琴、单父时、子贱堂。

【示例】

〔宓贱琴〕 唐·耿��《晚秋东游寄猗氏第五明府》:“灞涘袁安履,汾南宓贱琴。”

〔宓弦〕 唐·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启》:“而乃调理宓弦,烹鸡屈涵牛之量。”

〔宓子弹琴〕 唐·杜甫《题终明府水楼》:“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繻英妙时。”

〔鲁宓〕 唐·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所思在畿甸,曾是鲁宓侪。”

〔鸣琴〕 唐·李白 《赵公西侯新亭颂》:“而后鸣琴二邦,天下取则; 起草三省,朝端有声。”

〔鸣琴单父〕 清·归庄《赠县令胡侯》:“重公雅谊推三世,一听鸣琴单父堂。”

〔鸣弦〕 宋·王安石《席上赋得然字》:“邂逅都门谁载酒,萧条江县去鸣弦。”

〔鸣弦坐〕 宋·黄庭坚《和孙公善李仲同》:“不能鸣弦坐,颇似巫马期。”

〔琴歌〕 清·唐孙华《过上洋》:“椎击民风健,琴歌吏治难。”

〔琴堂〕 元·徐再思《蟾宫曲·送沙宰》:“岐麦林桑,渡虎驱蝗,人颂甘棠,春满琴堂。”

〔单父鸣琴〕 唐·高适《同房侍御山园新亭》:“灌坛有遗风,单父多鸣琴。”

〔单父琴〕 唐·杜甫《赠裴南部》:“尘满莱芜甑,堂横单父琴。”

〔弦挥单父〕 唐·骆宾王《上郭赞府启》:“弦挥单父,弼清韵于嵇琴。”

〔子贱歌〕 晋·潘岳 《河阳县作》:“位同单父邑,愧无子贱歌。”


猜你喜欢

  • 瓜李之嫌

    源见“瓜田李下”。比喻处在被怀疑的境地。《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幸遇英雄相救,指望托以终年,谁知事既不谐,反涉瓜李之嫌。”见“李下瓜田”。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是知~,薏苡

  • 胸有全马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人集.画马》(卷一八):“李伯时工画马,曹辅为太仆卿,太仆廨舍国马皆在焉。伯时每过之,必终日纵观,至不暇与客语。大概画马者,必先有全马在胸中。若能积精储神,赏其神俊,久久则胸中有

  • 刘昆反火

    源见“反风灭火”。指地方官吏施行德政。唐李瀚《蒙求》:“孟尝还珠,刘昆反火。”

  • 将门有将

    见〔相门有相,将门有将〕。主谓 将帅后代又出了好的将帅。《宋书·王镇恶传》:“镇恶,王猛之孙,所谓~也。”※将,不读作jiāng。△褒义。多用于表示家族人才辈出方面。也作“将门出将”。【词语将门有将】

  • 口如簧

    同“巧言如簧”。元揭傒斯《病中初度》诗:“粪除心似戟,便嬖口如簧。”

  • 御沟流叶

    同“御沟红叶”。明谢谠《四喜记.琼英闺闷》:“黄花初绽,碧梧渐凋,御沟流叶空来到,最难熬。”见“御沟红叶”。元·无名氏《四喜记·琼英闺闷》:“黄花初绽,碧梧渐凋,~空难到,最难到。”【词语御沟流叶】

  • 鹏翼图南

    同“鲲鹏图南”。柳亚子《陆郎曲赠子美》:“一朝鹏翼图南去,斥鷃樊篱笑岂知。”

  • 楚卞三泣

    源见“和氏之璧”。指怀才不遇,忠贞见疑。唐吕温《古兴》诗:“越欧百炼时,楚 卞三泣地。二宝无人识,千龄皆弃置。”

  • 目眦尽裂

    眼眶裂开,形容怒目而视。《史记.项羽本纪》:“(樊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主谓 眦,眼角。眼角都瞪裂开了。形容愤怒到极点的样子。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

  • 屏开雀

    源见“锦屏射雀”。指订亲完婚。清李渔《韩国士七夕后一日合卺》诗:“晴霞掩映屏开雀,秋水留连目比鱼。”【词语屏开雀】   汉语大词典:屏开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