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卓沈.元德秀传》:“元德秀,字紫芝。母亡,以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人以为不可绝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焉。’”后以“元德秀”为无子之典。宋.苏轼《苏轼诗集》卷四十五《次韵阳行先》
同“颜回乐道”。宋张九成《秋兴》诗:“田园爱潜归,箪瓢识颜乐。”【词语颜乐】 汉语大词典:颜乐
《史记.淮阴侯列传》:“蒯通曰:‘……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曰:‘……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礼记.表记》:“君子不失足于人。”即不失自己的本来面貌而屈从别人。后世“失足”则多指行为不慎,以至失败或堕落。如谚语“一失足成千古恨”。【词语失足】 汉语大词典:失足
同“牛山下涕”。唐李白《古风》之二三:“景公一何愚?牛山泪相续。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词语牛山泪】 汉语大词典:牛山泪
农历每月的初一与十五。按封建礼制,这两天都要向父母请安问好。《汉书.外戚传下》:“其孝东宫,母阙朔望。”唐代颜师古注:“东宫,太后所属也。朔望,朝谒之礼也。”《后汉书.岑彭传》:“有诏过家上冢,大长秋
同“呵壁问天”。唐王维《偶然作》诗之一:“未尝肯问天,何事须击壤?”【词语问天】 汉语大词典:问天
同“肯堂肯构”。宋苏辙《谢讲彻〈论语〉赐燕状》之二:“始于好学,伫观圣政之新;终克肯堂,益助慈心之喜。”元 刘壎《隐居通议.骈俪三》:“肯堂收教子之功,含饴遂弄孙之乐。”【词语肯堂】 汉语大词典:
《世说新语.容止》:“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西晋卫玠长得很美。一次出行,人们都来围观,他本有病,经此劳瘁,病情加重死了。后因
见“耳濡目染”。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不学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