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信誓旦旦见“信誓旦旦”。【词语旦旦信誓】 成语:旦旦信誓汉语大词典:旦旦信誓
《开河记》:“龙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至大梁,又别加修饰,砌以七宝金玉之类,于是取吴越民间女年十五六岁者五百人,谓之殿脚女,至于龙舟御楫,即每船用彩缆十条,每条用殿脚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脚女与羊相间
唐代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三人文辞华丽,风格相近,三人排行都是第十六,因称“三十六体”。《旧唐书.李商隐传》:“商隐初为文瑰迈奇古,及在令狐楚府,楚本工章奏,因授其学,商隐俪偶长短,而繁缛过之,时温庭
同“仲宣怀土”。宋李清照《鹧鸪天》词:“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绥:退却。 兵败退却,则将军以身殉职。语出《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司马法》:‘将军死绥。绥,却也。有前一尺,无却一寸。’”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将军死绥,路绝长围。”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司马太傅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净,都无纤翳,太傅叹以为佳。谢景重在坐,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太傅因戏谢曰:‘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邪!’”后遂用为吟咏天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晋.杜预注:“畏其为牺牲奉宗庙,故自残毁。”春秋时,宾孟看到有雄鸡自断其尾,人们以为鸡是由于怕充当祭品而自毁。后用为
同“呵壁问天”。清 丘逢甲《三叠醇字韵赠实甫》:“龙蛇走壁呵天问,珠玉挥毫对佛陈。”
同“五湖心”。宋吴则礼《声声慢.凤林园词》词:“白头共论胜事,须偿五湖深愿。”
亦作“大才晚成”,本指大材须积久始能成器。后多用以指人的成就较晚。马援(公元前14-公元48年)字文渊,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初名将,后封伏波将军。年12失去父母,他的几个哥哥将他抚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