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地主之谊

地主之谊

左传.哀公十二年》:“子服景伯谓子贡曰:‘夫诸侯之会,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以相辞也。’”杜预注:“侯伯致礼以礼宾也。地主,所会主人也。饩,生物。”孔颖达疏:“致礼礼宾,当谓有以礼之,或设饮食与之宴也。”后因以“地主之谊”谓当地主人对来宾接待的礼节和饮食馈赠等情谊。《儒林外史》二二回:“晚生得蒙青目,一日地主之谊也不曾尽得,如何便要去?”


偏正 指当地的主人对外来客人的情谊。《儒林外史》22回:“晚生得蒙青目,一日~也不曾尽得,如何便要去?”※谊,不读作yǐ。△多用于情谊方面。→东道之谊。也作“地主之仪”。


【词语地主之谊】  成语:地主之谊汉语词典:地主之谊

猜你喜欢

  • 一部鸣蛙

    源见“两部鼓吹”。指蛙鸣声。用以表现悠闲自乐之情。宋黄庭坚《次韵黄斌老晚游池亭》之二:“万竿苦竹旌旗卷,一部鸣蛙鼓吹秋。”

  • 倒悬之危

    比喻处境的痛苦和危急,象人被倒挂着一样。孟子认为,由当时的齐国实行王政并统一天下,是十分容易的事。他说,几百年来的分裂局面使得老百姓比任何时候都渴望统一,老百姓对暴政迫害的承受力,没有比现在更薄弱的了

  • 缠头锦

    源见“缠头”。借指寻欢买笑的钱财。元刘致《金字经.常氏称心》曲:“酒满斟,醉来花下吟;缠头锦,原得常称心。”【词语缠头锦】   汉语大词典:缠头锦

  • 陆子金

    同“陆贾金”。宋陈造《次韵张丞》之二:“进为终愧周人朴,归去曾无陆子金。”

  • 稷下徒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髠、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稷下,地名。在今山东省临淄县北,古

  • 杞梁妻

    同“杞妇”。唐李白《白头吟》之二:“城崩杞梁妻,谁道土无心?”【词语杞梁妻】   汉语大词典:杞梁妻

  • 帝女桑

    《山海经.中山经》:(宣山)“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其叶大尺馀,赤理黄华青树,名曰‘帝女之桑’。”据传说赤帝女学道成仙,居桑树上。后遂用为咏佳树之典。唐.上官仪《春日》:“花轻蕊乱仙人杏,叶

  • 笔如修椽

    同“笔如椽”。金元好问《范宽秦州图》诗:“我知宽也不辨此,渠宁有笔如修椽?”

  • 彩衣娱白发

    同“彩衣娱亲”。明唐寅《寿严民望母八十》诗:“阶暗彩衣娱白发,月明黄鹤下青天。”

  • 葵藿

    比喻忠贞之臣。唐李如璧 《明月》诗:“可怜明月方照灼,向影倾身比葵藿。” 参见:○葵花向日倾【词语葵藿】   汉语大词典:葵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