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尔诈我虞

尔诈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后因以“尔诈我虞”谓互不信任,互相欺骗。清端方《请平汉满畛域密折》:“其次焉者,虽幸未致国家之分裂,而国中诸侯,尔诈我虞,人各有心,不能并力一致。”


并列 你诈骗我,我诈骗你。互相诈骗,毫无信任可言。语本《左传·宣公十五年》:“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杜预注:“楚不诈宋,宋不备楚。”毛泽东《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团结要是真正的团结,~是不行的。”※虞,不读作wú。△贬义。多用于手段方面。 →明争暗斗 勾心斗角 ↔推心置腹 坦诚相见 你谦我让 赤诚相待 开诚相见 肝胆相照。也作“尔虞我诈”。


【词语尔诈我虞】  成语:尔诈我虞汉语词典:尔诈我虞

猜你喜欢

  • 风缆

    唐.韩愈《秋怀诗十一首》之七:“有如乘风船,一纵不可缆。”后以“风缆”作为比喻行踪漂泊不定的典故。宋.苏轼《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独酌》诗:“此生独何幸,风缆欣初泊。”【词语风缆】   汉语大词典:风缆

  • 提命

    同“耳提面命”。清郑日奎《与邓卫玉书》:“固未尝亲炙其人,受其提命者也。”【词语提命】   汉语大词典:提命

  • 长头

    《后汉书.贾逵传》:“自为儿童,常在太学,不通人间事。身长八尺二寸,诸儒为之语曰:‘问事不休贾长头。’”又《梁书.范岫传》:“南乡范云谓人曰:‘诸君进止威仪,当问范长头。’以岫多识前代旧事也。”贾逵、

  • 禁鼎一脔

    源见“禁脔㈠”。借指极珍奇之物。明沈鲤《〈张太岳集〉序》:“嗟乎!斯亦禁鼎一脔,尝者可以知其味已。”主谓 钟鼎里的一块肉。比喻珍贵的美食。明·沈鲤《〈张太岳集〉序》:“嗟乎,斯亦~,尝者可以知其味已。

  • 许询胜具

    《世说新语.栖逸》:“许掾好游山水,而体便登陟。时人云:‘许非徒有胜情,实有济胜之具。’”东晋时,许询好游山玩水,雅兴极高,身体强健轻捷,极善攀登。故时人说他不但有胜情,而且有济胜之具。唐.李瀚《蒙求

  • 雪中送炭

    《宋史.太宗纪二》载:淳化四年(公元九九三年)二月壬戌,“召赐京城高年帛,百岁者一人加赐涂金带。是日雨雪大寒,再遣中使赐孤老贫穷人千钱、米炭。”这是“雪中送炭”的典事本源,后因用为比喻济人之急。宋.范

  • 三年宋玉墙东畔

    同“三年窥宋”。宋晁补之《青玉案》词:“三年宋玉墙东畔。怪相见,常低面。一曲文君芳心乱。”

  • 悔其少作

    作家对他年轻时发表的作品感到懊悔。语出三国.魏.杨修《答临淄侯笺》:“修家子云,老不晓事,强著一书,悔其少作。”鲁迅《集外集.序言》:“听说,中国的好作家是大抵‘悔其少作’的,他在自定集子的时候,就将

  • 宋郊渡蚁

    宋李元纲《畜德录》卷一载:宋时有名宋郊者,见堂下蚁穴被暴雨所浸于水中,乃编竹为桥,将群蚁渡出。传说他因此而中状元。后遂以“宋郊渡蚁”形容人为人慈善。《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毛宝放龟悬大印,宋

  • 浯溪笔

    源见“浯溪石”。又唐元结《大唐中兴颂》碑由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写。后以“浯溪笔”称书歌功文章之笔。清黄遵宪《感怀》诗:“且濡浯溪笔,看取穹碑镌。”【词语浯溪笔】   汉语大词典:浯溪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