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履虎尾

履虎尾

周易.履卦》:“履虎尾,不咥人,亨。”王辅嗣注云:“履虎尾者,言其危也。”

《易.履》卦说:履虎尾而不见伤之象,故其卦为履。人能如是,则处危而不伤矣。后因以为危而无害之典。履,踏。咥,音dié,咬。

后汉书》卷六二《荀韩钟陈列传》:“论曰:‘……不然,何为违贞吉而履虎尾焉?”

“履虎尾”又省称为“履虎”。宋.陆游《书感》:“凛凛咥人愁履虎,区区染指未尝鼋。”


【典源】 《易经·履》:“履虎尾,咥(die)人,凶。”

【今译】 《易经》 上说,踩着虎尾巴,老虎要咬人,主凶。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身临险境。

【典形】 虎尾、履虎、履虎尾、履危、履尾、危虎尾、忧履虎、危哉履虎。

【示例】

〔虎尾〕 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虎尾元来险,圭文却类疵。”

〔履虎〕 宋·陆游《书感》:“凛凛咥人愁履虎,区区染指畏尝鼋。”

〔履虎尾〕 晋·潘岳《西征赋》:“履虎尾而不噬,实要伯于子房。”

〔履危〕 唐·白居易《镇州将军王怡等优恤子孙制》:“履危如武尾,视死如鸿毛。”

〔履尾〕 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轻渎威严,惧深履尾; 载尘听觉,迫甚蹈冰。”

〔危虎尾〕 宋·陆游《小舟》:“宦途危虎尾,闲味美熊蹯。”


【词语履虎尾】   汉语词典:履虎尾

猜你喜欢

  • 胥魂

    源见“伍胥潮”。指伍子胥的英魂。元乔吉《折桂令.风雨登虎丘》曲:“千古恩仇,浪卷胥魂,山锁吴愁。”【词语胥魂】   汉语大词典:胥魂

  • 齿利剑

    《汉书.枚乘传》:“夫举吴兵以訾於汉,譬犹蝇蚋之附群牛,腐肉之齿利剑,锋接必无事矣。”汉枚乘为吴王濞郎中,吴王与六国谋反,举兵,以诛(晁)错为名。汉闻之,斩错以谢诸侯。枚乘又劝说吴王,如果要起兵反汉,

  • 枣大如瓜

    《史记.封禅书》:“少君言上曰:‘……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后因以“枣大如瓜”指奇特的仙果或令人欣羡的事物,多用于描写神仙生活。唐李

  • 寒谷丰黍

    源见“邹衍吹律”。指气候转变,带来生机。晋左思《魏都赋》:“且夫寒谷丰黍,吹律暖之也;昏情爽曙,箴规显之也。”

  • 王媚

    南朝 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王献之,晋中书令,善隶、稿,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后因以“王媚”指王献之书法。唐 窦臮《述书赋》:“皇矣文帝,天知正隶;举已达于纵横,攀王媚于紧细。”【词语王媚】

  • 清浅蓬莱

    同“蓬莱水浅”。清曹贞吉《沁园春.赠柳敬亭》词:“况玉树声销,低迷禾黍,梁园客散,清浅蓬莱。”

  • 兰梦

    源见“燕梦征兰”。为生子的喜兆。唐元稹《感逝》诗:“头白夫妻分无子,谁令兰梦感衰翁?”【词语兰梦】   汉语大词典:兰梦

  • 遭薏苡

    源见“薏苡明珠”。谓遭受毁谤。宋苏轼《次韵和王巩六首》之五:“巧语屡曾遭薏苡,廋词聊复托芎䓖。”宋孙觌《到象州寓行衙太守陈容德携酒见过》诗:“未省谗言遭薏苡,直将空腹傲槟榔。”

  • 望帝化

    同“望帝化鹃”。清顾炎武《大行皇帝哀诗》:“哀同望帝化,神想白云乘。”

  • 弦外之音

    琴音停止后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言谈话语或文章中本义以外所隐含的引申义。范晔(398-445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南)人。南朝宋史学家。曾任尚书吏部郎,元嘉初年,为宣城太守,后累官至左卫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