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扫雪烹茶

扫雪烹茶

《通鉴长编》载:宋陶谷得党太尉家姬,遇雪,谷取雪水烹茶(按或作掬雪水烹茶),谓姬曰:“党家有此风味否?”对曰:“彼粗人,安有此?但能于销金帐下,浅斟低唱,饮羊羔儿酒耳。”

陶谷取雪水烹茶,并向党太尉家姬卖弄,意在显示自家情趣风味的高雅。但当他听了姬妾的回答后,却面有惭色。作为一个官僚富豪,他似乎感到冷漠的高雅,反不及热烈的情趣能换取欢心。后以“扫雪烹茶”用为高人雅兴的典故,以“党家风味”喻指庸俗浮华的生活情趣。

元.苏彦文《斗鹌鹑.冬景曲》:“休强呵映雪读书,且免了这扫雪烹茶。”(见《雍熙乐府》卷十三)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四出《骂筵》:“阮(大铖):晚生今日扫雪烹茶,清谈攀教,显得老师相高量雅怀,晚生辈也免了几笔粉墨。”

全唐诗》十一册史凤《八分羊》诗;“党家风味足肥羊,绮阁留人漫较量。万羊亦是男儿事,莫学狂夫取次尝。”


并列 烹茶,煮茶或沏茶。取雪煮茶。元·苏彦文《斗鹌鹑·冬景曲》:“休强呵映雪读书,且免了这~。”△用于社会生活习俗方面。↔焚琴煮鹤


【典源】宋·皇都风月主人《绿窗新话》卷下引《湘江近事》:“陶榖学士,尝买得党太尉家故妓。过定陶,取雪水烹团茶,谓妓曰:‘党太尉家应不识此?’妓曰:‘彼粗人也,安有此景,但能销金暖帐下,浅斟低唱,饮羊羔美酒耳。’穀愧其言。”

【今译】 宋时学士陶穀,曾买到原来党进家的歌妓。路过定陶时,陶取雪水烹茶,问此妓:“党太尉家不懂得这个吧?”歌妓回答:“他是粗人,哪懂得这些风雅事,到冬天只知道在销金暖帐里面,听歌妓低回婉转的歌声,饮有名的羊羔美酒罢了。”陶听了,觉得惭愧。

【释义】后以此典描写雪景; 或写富贵之家冬日的生活。

【典形】 党姬茶、党尉宅、低唱浅斟、浅斟低唱、扫雪烹茶、销金帐、学士雪、羊羔酒、胜党姬、党侯家、羔儿暖酒。

【示例】

〔党姬茶〕 明 · 冯惟敏 《鸿门奏凯歌·喜雪》:“折一朵浩然花,啜一盏党姬茶。”

〔党尉宅〕 元·乔吉《水仙子·咏雪》:“面瓮儿里袁安舍,盐堆儿里党尉宅。”

〔低唱浅斟〕 元·卢挚《寿阳曲》:“低唱浅斟金帐晓,胜烹茶党家风调。”

〔浅斟低唱〕 元 · 马致远 《拨不断》:“倒不如风雪销金帐,慢慢的浅斟低唱。”

〔扫雪烹茶〕 明·杨慎《渔家傲·滇南月节》:“扫雪烹茶人似玉,风动竹,霜天晓角肌生粟。”

〔销金帐〕 元·白朴《踏莎行》:“先生方喜就烹茶,销金帐里何人醉。”

〔学士雪〕 明·汤显祖《牡丹亭》:“学士雪炊他,书生困想他,竹烟新瓦。”

〔羊羔酒〕 元·白朴《德胜乐》:“偏宜去扫雪烹茶,羊羔酒添价。”


猜你喜欢

  • 击壶歌

    同“唾壶击缺”。元王逢《塞上曲》之一:“将军提剑舞,烈士击壶歌。”【词语击壶歌】   汉语大词典:击壶歌

  • 万里鲲鹏

    源见“鲲鹏展翅”。比喻奋发有为、前程远大的非凡人物。元仇远《书与士瞻上人》诗之十:“万里鲲鹏何必羡,一官虮虱不如无。”

  • 原上篇

    《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常棣,或作“棠棣”。诗前小序说:《常棣》,燕兄弟也。由此可知,该诗是歌咏兄弟友爱的诗。上面所引,为该篇第三章,意思是托鹤鸽鸟相依在宽阔

  • 求黄柑

    《南史.张邵传》附张畅:“太武又遣送毡及九种盐并胡豉,云‘此诸盐各有所宜……’又求黄甘。”魏太武帝兵到彭城(今江苏徐州)时,曾使尚书李孝伯至城下与宋沛郡太守张畅通话,要求送黄柑。后以此借喻敌人南侵之典

  • 在三之义

    同“在三之礼”。《北齐书.徐之才传》:“既为汝师,又为汝公,在三之义,顿居其两。”【词语在三之义】  成语:在三之义

  • 庭前玉树

    同“庭阶兰玉”。明袁宏道《答蹇督抚》:“庭前玉树,宁借蕊于凡条;池上凤毛,偶学飞于野鹜。”

  • 卫玠车

    同“卫玠羊车”。唐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 面壁磨砖

    源见“磨砖成镜”。比喻事情不能成功。宋陈师道《请月长老再往荐福疏》:“守株待兔,虽达者之不为;面壁磨砖,亦古人之常事。”偏正 比喻事情不能成功。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南岳怀让禅师》“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

  • 浸发

    宋《宣和书谱.张旭》:“张旭喜酒,叫呼狂走方落笔。一日酣醉,以发濡墨作大字,既醒视之,自以为神,不可复得。”后以“浸发”用为形容浪漫得神之作。唐.李贺《听颖师弹琴歌》:“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

  • 倒悬之苦

    见“倒悬之急”【词语倒悬之苦】  成语:倒悬之苦汉语大词典:倒悬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