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

揠(yà),拔起。长(zhǎng)。揠苗助长,比喻不考虑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孟子在谈到他自己的浩然之气时说,要培养这种浩然之气,一定要使自己的各种活动自然合乎道义,而不要故意做作。每时每刻都不要忘记养气的事,但也不要不按它的规律去加速成长。因为有时这种帮助反而坏事。为此,他举了一个揠苗助长的例子。他说,宋国有个担心他的禾苗长不快而把苗拔高的人,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家中,对家中人说,今天简直累死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赶快跑去一看,禾苗早就干枯了。

【出典】:

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例句】:

宋·吕本中《紫微杂说》:“学问功夫,全在浃洽涵养蕴蓄之久,左右采择,一旦冰释理顺,自然逢源矣,非如人强袭取之,揠苗助长,苦心极力,卒无所得也。”


连动 揠,拔。把苗拔得高些,帮助它成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语本《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周作人《自己的园地·国粹与欧化》:“正如一颗小小的稻或麦的种子,里面原自含有长成一株稻、或麦的能力,所需要的只是自然的养护,倘加以宋人的~,便反不免要使他‘苗则槁矣’了。”※揠,不读作yǎn;长,不读作cháng。△贬义。多用于工作或学习方面。 →欲速不达 ↔因势利导瓜熟蒂落。也作“拔苗助长”。


【词语揠苗助长】  成语:揠苗助长汉语词典:揠苗助长

猜你喜欢

  • 三千珠履客

    《史记.春申君列传》:“赵使欲夸楚,为瑇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饰之,请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后因以“三千珠履客”指豪门为数众多的门客。唐李白《寄韦南陵冰》诗:“

  • 三姑六婆

    旧指从事某种职业、走门串户、爱搬弄是非的不正派的妇女。元代陶宗仪《辍耕录.三姑六婆》》“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盖与三刑六害同也。人家有一于此,而不致

  • 今雨旧雨

    源见“旧雨今雨”。指新朋友与老朋友。清吴绮《金明池.集曾波阁》词:“砧杵动、离心欲冷,有今雨旧雨上客。”【词语今雨旧雨】   汉语大词典:今雨旧雨

  • 奏牍三千

    同“三千牍”。宋张耒《读孙巨源经纬集》诗:“等闲咳唾烂成文,奏牍三千世共珍。”

  • 竹苞松茂

    《诗经.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相传这是周宣王建造宫殿时唱的诗,以颂扬王室家族之兴旺。旧时也作为新屋落成和祝人长寿的颂词。后因以“竹苞松茂”作为形容家族兴旺和祝人长寿之典故。明.范世彦《

  • 怀葛遗风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赞》:“酬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无怀氏、葛天氏皆为传说中的上古淳朴之世的帝王名。后因以“怀葛遗风”指上古淳朴之风。清史震林《西青散记》卷一:“因自号松痴老人

  • 五色笔

    源见“江淹梦笔”。谓文才出众。唐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诗:“雕章五色笔,紫殿九华灯。”【词语五色笔】   汉语大词典:五色笔

  • 尸鸠之平

    源见“鸤鸠之仁”。谓对属下一视同仁。《后汉书.袁绍传》:“惟陛下垂尸鸠之平,绝邪谄之论,无令愚臣结恨三泉。”偏正 尸鸠,即鸤鸠,布谷鸟。传说布谷鸟哺育众雏能平均如一。后用以比喻对人待物能公平如一。语本

  • 北军左袒

    同“北军尽袒”。清钱谦益《戊寅元日偶读史记戏书纸尾》诗:“北军左袒仓皇日,七尺争如冒絮轻。”

  • 人孰无过

    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词语人孰无过】  成语:人孰无过汉语大词典:人孰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