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牧誓》:“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勖哉夫子!”步,进趋;伐,击刺。后以“步伐”指军队操练时脚步的大小快慢。清刘大櫆《书〈战国策〉后》
其:副词。表推测,估计。 有谁说不是这样? 用反诘的语气表示对某种作法的肯定。语出《左传.隐公元年》:“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唐.梁肃《代太常答苏端驳杨绾谥议》:“而清俭厉俗,明哲保
1 ① 指一个人。《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左传.僖公十五年》:“一夫不可狃,况国乎!”唐代李白《蜀道难》诗:“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词语一夫】 汉语大词
《论语.八佾》:“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奥,内也,以喻近臣;灶以喻执政。”邢昺疏:“天以喻君,获犹得也。我道之行否由
源见“季札挂剑”。指哀悼亡友。唐卢照邻《哭明堂裴主簿》诗:“遽痛兰襟断,徒令宝剑悬。”【词语宝剑悬】 汉语大词典:宝剑悬
源见“长门赋”。指汉司马相如。亦泛指文才极高之人。明李开先《宝剑记》三一出:“郎非卖赋人,妾岂听琴妇。”【词语卖赋人】 汉语大词典:卖赋人
源见“灌夫骂坐”。贬称粗鲁武夫。清彭孙遹《长歌》词:“万卷诗书何所用,不抵一钱程尉。”
丘:孔丘自称。 我真幸运,假若有什么错误,人家一定知道给指出来。 旧时赞美圣贤不隐匿自己过失。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唐.刘知几《史通.惑经》:“岂夫子之墙数仞
源见“梦笔生花”。喻华富俊逸的文才或指有才学的人。明汤显祖《牡丹亭.耽试》:“文章五色讹,怕冬烘头脑多。总费他墨磨,笔尖花无一个。”
《三国志.魏书.夏侯惇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三国魏将军夏侯惇从曹操征吕布,为流矢伤左目,军中称之为“盲夏侯”。《三国演义》第十八回述夏侯惇为吕布部将射中左目,夏侯惇拔矢,目出,大呼曰:“父精母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