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方朔偷桃

方朔偷桃

汉武故事》:“东京送一短人,长七寸,衣冠具足。上疑其山精,常令其在案上行,召东方朔(字曼倩)问。朔至,呼短人曰:‘巨灵,汝何忽叛来,阿母还未?’短人不对,因指朔谓上曰:‘王母种桃,三千年一作子,此儿不良,已三过偷之矣,故被谪来此。’上大惊,始知朔非世中人。”后以“方朔偷桃”指神仙异行。明 邵璨《香囊记.题诗》:“曾陪王母宴,见方朔偷桃;尝过蔡经家,被麻姑鞭背。”


猜你喜欢

  • 赘世翁

    源见“赘翁”。自称无用于世,徒为世之累赘的谦词。清查慎行《哭承儿》诗之一:“明知赘世翁,必无久存理;所伤门祚薄,壮殒先暮齿。”【词语赘世翁】   汉语大词典:赘世翁

  • 青囊书

    《晋书.郭璞传》:“有郭公者,客居河东,精于卜筮,璞从之受业。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璞门人赵载尝窃青囊书,未及读,而为火所焚。”后以“青囊书”指道家经典。唐杨巨源《题赵

  • 横行匈奴中

    《史记.季布列传》:“单于尝为书嫚(轻慢)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樊哙所言率十万之师,横行匈奴国中,是为了惩罚匈奴、为吕后出气的话。后因用为咏勇

  • 方领圆冠

    源见“方领矩步”。方形衣领和圆形帽冠,为古代儒生的服饰。亦借指儒生。南朝 梁何逊《七召.儒学》:“方领圆冠,金口木舌。谈章句之远旨,构纷纶之雅说。”见“圆冠方领”。【词语方领圆冠】  成语:方领圆冠汉

  • 察眉

    《列子.说符》:“晋国苦盗。有郄雍者,能视盗之貌,察其眉睫之间,而得其情。晋侯使视盗,千百无遗一焉。”后因以“察眉”谓察看人的面容便知道实情。唐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即事须尝胆,苍生可察眉。”明王

  • 一牛鸣

    同“一牛吼地”。唐王维《与苏卢二员外期游方丈寺而苏不至因有是作》诗:“回看双凤阙,相去一牛鸣。”清黄遵宪《不忍池晚游诗》:“四壁晚钟齐接应,分明不隔一牛鸣。”见“一牛吼地”。唐·王维《与苏卢二员外游方

  • 喜气照人黄

    源见“眉间黄色”。形容人遇喜事面露喜色。宋陈与义《余识景纯家弟出其诗见示》诗:“阿奴喜气照人黄,传得新诗细作行。”

  • 氤氲使者

    同“氤氲大使”。清李渔《怜香伴.搜挟》:“莫道姻缘是偶然,红丝端的暗中牵。自家氤氲使者便是。”见“氤氲大使”。清·李渔《怜香伴·搜挟》:“莫道姻缘是偶然,红丝端的暗中牵。自家~便是。”【词语氤氲使者】

  • 莼鲈兴动

    同“莼鲈引兴”。宋赵以夫《贺新郎.送郑怡山归里》词:“自是莼鲈高兴动,恰值春山杜宇。漫回首软红香雾。”

  • 声色犬马

    声乐、女色、狗和马都是达官贵人的玩物,泛指听歌、狎妓、养狗、骑马等旧时行乐的方式。宋.苏辙《历代论.汉昭帝》:“小人先之,悦之以声色犬马,纵之以驰骋田猎,侈之以宫室器服,志气已乱。”《隋唐演义》九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