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枌榆

枌榆

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高祖初起,祷丰柎榆社。”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张晏曰:‘柑,白榆也。社在丰东北十五里。或曰枌榆,乡名,高祖里社也。’”

据《史记》载,汉高祖刘邦起事曾在他的故乡丰邑枌榆社(土地神庙)祭祀。后世遂用作歌咏帝王故里之典。

唐.张九龄《奉和圣制幸晋阳宫》诗:“户蒙粉榆复,邑争牛酒欢。”借指唐高祖李渊据以起兵反隋的晋阳,杜审言《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诗:“井邑枌榆社,陵园松柏田。”


【词语枌榆】   汉语词典:枌榆

猜你喜欢

  • 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真人:指有道之人。相:形相。 有道之人不以形相显露于人前,以形相显露于人前的就不是有道之人。 表示有修养的人不爱自我表现。语出《西游记》九九回:“三藏悄悄的叫道:‘悟空,这里人家识得我们道成事完了

  • 二桃三士

    同“二桃杀三士”。潘飞声《秋感》诗之三:“迟暮仍为《梁甫吟》,二桃三士费沉吟。”【词语二桃三士】  成语:二桃三士汉语大词典:二桃三士

  • 罗友乞祠

    《晋阳秋.穆帝》(原晋.孙盛撰,以下引自清.汤球辑本):“罗友,字它仁,襄阳人。少好学,不持节检,性嗜酒,当其所遇,不择士庶。又好伺人祠,往乞馀食,虽复营署墟肆,不以为羞。桓温尝责之云:‘君太不逮,须

  • 廊庙才

    借指能治国安邦的贤才。唐白居易《雪中晏起偶咏所怀兼呈张常侍韦庶子皇甫郎中》: “上无皋陶伯益廊庙才,的不能匡君辅国活生民。” 参见:○廊庙器【词语廊庙才】   汉语大词典:廊庙才

  • 幽闼

    指深闺。汉代张衡《西京赋》:“重闺幽闼,转相逾延。”【词语幽闼】   汉语大词典:幽闼

  • 食其下齐国

    《史记.淮阴侯列传》:“闻汉王使郦食其已说下齐,韩信欲止。范阳辩士蒯通说信曰:‘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将军将数万众,岁

  • 肠断声

    源见“断肠猿”。形容令人哀伤的声音。唐白居易《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 肘悬金印

    同“臂悬金斗”。清姚文燮《李贺〈送秦光禄北征〉诗解说》:“肘悬金印,口饮玉罍,万里立勋,倾樽为别。”

  • 茅家供馔

    源见“林宗过茅”。指孝子供养父母。清钱谦益《赐兰堂寿宴诗》之二:“句曲园林藏地肺,茅家供馔出天厨。”【词语茅家供馔】   汉语大词典:茅家供馔

  • 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

    主:君主。 智勇谋略使君主震骇的人会危及自身,功勋太大举世无双的人,就无法加以赏赐。 旧指功勋太大,会遭致君主的猜忌而不得善终。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