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歌式微

歌式微

《诗.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朱熹集传:“式,发语辞,微,犹衰也。”《诗序》:“《式微》,黎侯寓于卫,其臣劝以归也。”郑笺:“黎侯为狄人所逐,弃其国而寄于卫。卫处之以二邑,因安之。可以归而不归,故其臣劝之。”后因以“歌式微”表示思归或慨叹世事衰微败落。三国 魏曹植《临观赋》:“叹《东山》以朔勤,歌《式微》以诉归。”前蜀贯休《别杜将军》诗:“东风来兮歌《式微》,深云道人召来归。”


【典源】《诗·邺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今译】《诗经》 中《式微》一篇表现服劳役者的怨怒。诗中写道:“天将暮,天将黑,为何劳作还不归?如若不因服差役,哪会满身露水活受罪! 天将暮,天将黑,为何劳作还不归?如若不为主子养贵体,哪会污泥之中受苦累!”式微,天将暮之意。

【释义】 后以此典慨叹事物衰微败落。

【典形】 赋式微、歌式微、式微、式微歌、式微诗、叹式微。

【示例】

〔赋式微〕 元·揭傒斯《临川曾君俊始自豫章》:“人生出处谁能料,几度寒衾赋式微。”

〔歌式微〕 三国 ·曹植《临观赋》:“叹东山之愬勤,歌式微以诉归。”

〔式微〕 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常叹诗人言,式微何由往。”

〔式微歌〕 唐·钱起《送王使君赴太原行营》:“须传出师颂,莫奏式微歌。”

〔叹式微〕 清·顾炎武《酬朱监纪四辅》:“东京朱祜犹年少,莫向尊前叹式微。”


猜你喜欢

  • 高厚

    《左传.襄公十六年》:“晋侯与诸侯宴于温,使诸大夫舞,曰:‘歌诗必类。’齐高厚之诗不类。荀偃怒,且曰:‘诸侯有异志矣。’”后因以“高厚”指诗作不佳。南朝梁元帝《金楼子.杂记上》:“何僧智者,尝于任昉坐

  • 含饭之恩

    《晋书.郗鉴传》:“初,鉴值永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乡人以鉴名德,传共饴之。时兄子迈外甥周翼并小,常携之就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贤,欲共相济耳,恐不能兼有所存。’鉴于是独住,食讫,以饭著两颊边,

  • 仙人尉

    同“仙尉”。元于立《次韵鉴中八咏.梅山》:“遥遥仙人尉,盘盘故时陇。”

  • 咸阳一炬

    指项羽领兵西进秦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放火焚烧秦朝之宫室。后以此典形容兵入敌国,火烧敌都。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兵攻入秦都咸阳,又还军霸上(今陕西西安市东)。居住几天,项羽领兵西进,洗劫咸阳,杀

  • 敲骨榨髓

    同“敲骨吸髓”。柯岩《天涯何处无芳草》:“一个被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敲骨榨髓,受尽欺凌的阿琦婆。”【词语敲骨榨髓】  成语:敲骨榨髓汉语大词典:敲骨榨髓

  • 红莲幕

    源见“莲幕”。对幕府的美称。唐李商隐《寄成都高苗二从事》诗:“红莲幕下紫梨新,命断湘南病谒人。”宋王禹偁《送同年刘司谏通判西都》诗:“仲宣旧佐红莲幕,裴度新开绿野堂。”【词语红莲幕】   汉语大词典:

  • 郢人斫垩

    同“郢匠挥斤”。元刘敏中《最高楼》词:“郢人斫垩元无迹,仙家种玉不论畦。”见“郢匠挥斤”。元·刘敏中《最高楼》:“~元无迹,仙家种玉不论畦。”【词语郢人斫垩】  成语:郢人斫垩汉语大词典:郢人斫垩

  • 剉荐

    源见“剪发待宾”。谓妇人贤明。明汪廷讷《狮吼记.叙别》:“只是我娘子虽多咏雪之慧,却少剉荐之风。”【词语剉荐】   汉语大词典:剉荐

  • 伯道之悲

    同“伯道之忧”。清归庄《与顾宁人书》:“弟则屡抱山简之痛,方深伯道之悲也。”【词语伯道之悲】   汉语大词典:伯道之悲

  • 累牍连篇

    形容文字多而长。《宋史.选举志二》:“寸晷之下,惟务贪多,累牍连篇,何由精妙?”明 王玉峰《焚香记.看榜》:“累牍连篇,功名岂偶然;半生偃蹇,今朝始透关。”见“连篇累牍”。《宋史·选举志》:“寸晷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