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畏匡

畏匡

论语.子罕》:“子畏于匡。’邢昺疏:“子畏于匡者,谓匡人以兵围孔子。记者以众情言之,故云‘子畏于匡’,其实孔子无所畏也。”后以“畏匡”指遭遇困厄。一说畏,通“围”。唐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昭明人心感悦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远迁逾桂岭,中徙滞馀杭。顾土虽怀赵,知天讵畏匡!”


【词语畏匡】   汉语词典:畏匡

猜你喜欢

  •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天:指所依靠的事物。 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吃饭是民众的头等大事。语出《三国志.吴志.陆凯传》:“先帝叹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衣其次也。三者,孤存之于心。’”《宋书.文帝纪》:“元嘉二十年二月壬

  • 蓝田种玉

    源见“种玉”。比喻缔结姻缘。《金瓶梅词话》九一回:“姻缘本是前生定,曾向蓝田种玉来。”主谓 晋·干宝《搜神记》载,杨公汲水做义浆,让过路人解渴。有一行者就饮后,把一斗石子给杨公,叫他种到高地石头上,说

  • 祖道

    此典原意是古人出行前祭祀路神。此处指东郭先生受任为官出行时,就有很多人来捧场为他饯行。后以此典比喻饮宴送行。东郭,复姓。齐(今山东泰山以北)人。他久在公车官署等候差使,穷困饥寒。衣鞋破烂,在雪中走路,

  • 石壕村事

    唐杜甫《石壕吏》诗:“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又:“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后因以“石壕村事”借指百姓乱世遭殃。宋刘辰翁《水调歌头.陈平章即席赋》词:“闻说井阑沙语,感念石

  • 广陵弦

    源见“广陵散”。指绝响。用以缅怀旧友。唐李德裕《房公旧竹亭闻琴缅慕风流神期如在因重题此作》诗:“独悲形解后,谁听《广陵》弦?”

  • 行吟泽畔

    源见“泽畔吟”。指失意者吟咏遣愁。明杨慎《沁园春.己丑新正》词:“自寿一杯,休行吟泽畔,兀坐山隈。”

  • 洛阳耆英会

    《宋史.文彦博传》:“〔文彦博〕与富弼、司马光等十三人,用白居易九老会故事,置酒赋诗相乐,序齿不序官。为堂,绘像其中,谓之‘洛阳耆英会’,好事者莫不慕之。”后以“洛阳耆英会”指老人聚会以诗酒怡情悦性。

  • 缁尘

    源见“京洛尘”。黑衣的灰尘。常以比喻世俗污垢。清张之洞《读史绝句.陈子昂宋之问》:“文人夸诞骋虚辞,多少缁尘浼素丝。”【词语缁尘】   汉语大词典:缁尘

  • 三步成诗

    《新唐书.柳公权传》:“公权字诚悬,公绰弟也。年十二,工辞赋。……帝(唐文宗李昂)曰:‘当贺我以诗。’宫人迫之。公权应声成文,婉切而丽。诏令再赋,复无停思。天子甚悦,曰:‘子建七步(注:魏曹植字子建。

  • 市骏

    同“市骏骨”。南朝 梁萧统《答东湘王求文集诗苑书》:“爱贤之情,与时而笃,冀同市骏,庶匪畏龙。”【词语市骏】   汉语大词典:市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