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簪素柰

簪素柰

同“簪白柰”。清唐孙华《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通都簪素柰,薄海遏朱弦。”


猜你喜欢

  • 枯竹生笋

    《宋史.寇准传》:“乾兴元年,再贬雷州司户参军。……在雷州逾年。既卒,衡州之命乃至,遂归葬西京。道出荆南公安,县人皆设祭哭于路,折竹植地,挂纸钱,逾月视之,枯竹尽生筍。众因为立庙,岁时享之。”寇准是北

  • 怀宝夜行

    怀中藏有财宝而夜行。比喻冒险。《战国策.秦策》:“臣闻怀重宝者,不以夜行;任大功者,不以轻敌。”

  • 荣公

    同“荣启期”。晋陶潜《饮酒》诗之十二:“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词语荣公】   汉语大词典:荣公

  • 共尽兮何言

    共尽:谓人生同归于尽。 表示有生必有死,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语出南朝.宋.鲍照《芜城赋》:“千龄兮万代,共尽兮何言?”宋.徐铉《唐故左谏议大夫翰林学士江君墓志铭》:“高才兮直道,共尽兮何言?”

  • 笔力扛鼎

    赞扬为文作诗,文笔老练遒劲,与“笔力千钧”意思相同。唐代韩愈《病中赠张十八》诗:“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张十八:张籍,唐诗人,排行十八。见“笔力独扛”。【词语笔力扛鼎】  成语:笔力扛鼎汉语大词典

  • 卧牛城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六:“先是术者言京城如卧牛,贼至必击善利、宣化、通津三门,善利门其首也,宣化门其项也,通津门在善利 宣化之间,而此三门者贼必攻之地。后如其言。”后因以“卧牛城”称宋代汴京(

  •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见〔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陈王抗表

    《三国志》卷十九《魏书.陈思王植》:“太和元年,徙封浚仪。二年,复还雍丘。植常自愤怨,抱利器而无所施,上疏求自试。”三国魏.陈思王曹植,自伤怀才而不被重用,曾上《求自试表》,要求委任。后用为失意求用之

  • 笙箫缑岭人

    源见“王乔控鹤”。指仙人子乔。用以衬托梅花的高洁。宋张元幹《卜算子》词:“花底湿春衣,隔坐风轻递。却笑笙箫缑岭人,明月偷垂泪。”

  • 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卷三四):“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