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粥炉燎须

粥炉燎须

比喻兄弟、姊妹间情意深厚,关怀照顾无所不至。亦称“英公燎须”、“煮粥焚须”。出自唐李勣之事迹。李勣(594-669年),本姓徐,名世勣,字懋(mào茂)功。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东南)人。隋末参加瓦岗军。后降唐,赐姓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改为单名勋。在唐初统一战争及对突厥的战斗中,他功勋卓著,先后任右武侯大将军、并州都督、朔方道行军总管、宰相等职,并被封为英国公。史载,他生性友爱,尽心照顾生病的姐姐,曾亲自为姐姐熬粥,不小心被炉火烧了胡须。姐姐心中不安,不让他这样做,李勣却说:“姐姐多病,我也年老了,给姐姐熬粥也没有几次了。”这件事后来就成了“粥炉燎须”的典故。

【出典】:

新唐书》卷93《李勣传》3821页:“(李勣)性友爱,其姊病,尝自为粥而燎其须。姊戒止。答曰:‘姊多疾,而勣且老,虽欲数进粥,尚几何?’”

【例句】:

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所和》之二:“燎须谁识英公意,黄发聊知子建心。” 明·徐渭《读张君叔学作姊氏状》:“潭水每归怜放逐,粥炉无复燎须眉。”明·徐渭《电》:“好作王戎眼,休烧李勣须。”


【典源】 《新唐书·李勣传》:“ (李勣) 性友爱,其姊病,尝自为粥而燎其须。姊戒止,答曰:‘姊多疾,而勣且老,虽欲数进粥,尚几何?’”

【今译】 唐代李勣身居高位,被封为英国公,为人友爱。其姊有病,他亲自为姊熬粥,不慎将胡须烧着。其姊不让他再熬,他说:“姐姐多病,我也老了,即使想常给姐姐熬粥,又能有几回呢?”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兄弟姊妹之间关怀体贴。

【典形】 火��须、李勣须、 燎须、 粥炉燎须、英公燎须。

【示例】

〔火��须〕 清·归庄《友人索寿其姊八十》:“康强自捣长生药,老弟无烦火��须。”

〔李勣须〕明·徐渭《电》:“好作王戎眼,休烧李勣须。”

〔燎须〕 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所和》之二:“燎须谁识英公意,黄发聊知子建心。”

〔粥炉燎须〕 明·徐渭《读张君叔学所作姊氏状》:“潭水每归怜放逐,粥炉无复燎须眉。”


猜你喜欢

  • 寒灰复燃

    源见“死灰复燃”。比喻重获生机。金元好问《甲午除夜》诗:“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复燃。”

  • 哭秦兵

    同“哭秦庭”。唐元稹《楚歌》之六:“包胥心独许,连夜哭秦兵。”

  • 昭华管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金玉珍宝,不可称言。其尤惊异者,有……玉管长二尺三寸,二十六孔,吹之则见车马山林隐辚相次,吹息亦不复见,铭曰:昭华之管。”唐.房玄龄等《晋书》

  • 鲁戈回日

    同“鲁阳挥戈”。清 丘逢甲《和平里行》:“鲁戈回日难中天,潮生潮落穹碑前。”见“鲁阳挥戈”。清·丘逢甲《和平里行》:“~难中天,潮生潮落穹碑前。”【典源】《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

  • 一丘壑

    同“一丘一壑”。宋辛弃疾《蓦山溪.昌父赋一丘一壑格律高古因效其体》词:“高处看浮云,一丘壑、中间甚乐。功名妙手,壮也不如人,今老矣,尚何堪,堪钓前溪月。”【词语一丘壑】  成语:一丘壑

  • 题桥贵客

    源见“题桥柱”。指汉司马相如。宋贺铸《画眉郎.好女儿》词:“认兰情、自有怜才处,似题桥贵客,裁花潘令,真画眉郎。”

  • 鸡口

    源见“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喻虽然低微但却自主、安宁之地位。唐陆龟蒙《奉和袭美二游诗.任诗》:“甘闲在鸡口,不贵封龙额。”【词语鸡口】   汉语大词典:鸡口

  • 荆州瘿

    《晋书.杜预传》:杜预拜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攻江陵,吴人知预病瘿,惮其智计。以瓠系狗颈示之。每大树似瘿,辄斫使白,题曰‘杜预颈’。”晋代名将杜预都督荆州诸军事,他颈部生有瘤子。后遂以此泛指颈

  • 马群空冀北

    同“马空冀北”。清李渔《天仙子.贺王北山掌科纳姬广陵》词:“才见马群空冀北,又挟飞仙游上国。”

  • 陶武威

    《晋书.陶侃传》附《陶舆传》:“臻弟舆,果烈善战,以功累迁武威将军……自是每战辄克,贼望见飘军,相谓曰:‘避陶武威。’无敢当者。”晋名将陶侃有侄名陶舆,骁勇善战,拜武威将军,人称“陶武威”。后遂用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