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两次,第二次。 一次已经过分,难道还可以有第二次吗? 多用以劝人不要重犯错误,即不可一错再错。语出《左传.僖公五年》:“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岂可再乎?”《晋书.列女传.吕纂妻杨氏》:
源见“寿比南山”。喻人长寿。唐敬括《花萼楼赋》:“巍巍天子,南面山寿。德洽苍生,乐乎大有。”【词语山寿】 汉语大词典:山寿
《汉书.贾谊传》:“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汉文帝时,河南太守吴公,其郡治理太平为天下第一,文帝征以为廷尉。吴公曾荐贾谊,文帝召为博士。后用为咏郡
同“翰蕃”。《晋书.文帝纪》:“方轨齐 鲁,翰屏王室。”宋苏轼《抚问刘舜卿兼赐银合茶药口宣》:“卿翰屏西服,威怀种羌。”【词语翰屏】 汉语大词典:翰屏
源见“孟嘉落帽”。称美风流倜傥、气度宽宏的名士风度。宋徐铉《九月十一日寄陈郎中》诗:“前日龙山烟景好,风前落帽是何人?”
源见“梁狱上书”。泛指冤狱的申诉书。唐崔国辅《送韩十四被鲁王推递往济南府》诗:“梁王虽好士,不察狱中书。”
源见“织锦回文”。指苏蕙织的回文诗锦图。清秋瑾《题潇湘馆集》诗:“博士声华苏氏锦,绛仙才调卫娘书。”
源见“荀令香”。指三国 魏荀彧。亦用以借指高雅才识之士。清纳兰性德《凤皇台上忆吹箫.除夕得梁汾闽中信》词:“心知,梅花佳句,待粉郎香令,再结相思。记画瓶今夕,曾共题诗。”【词语香令】 汉语大词典:
源见“诒燕”。谓留传给子孙后代。唐司空图《成均讽》:“清庙严禋,肃和鸣而侑飨;紫坛殷荐,受繁祉以贻孙。”【词语贻孙】 汉语大词典:贻孙
谓人的气度或文章气势宏大磅礴。唐.柳宗元《宣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凡为文,去藻饰之华靡,汪洋自肆,以适己为用。”亦作“汪洋自恣”。明.袁中道《李温陵传》:“且夫今之言汪洋自恣,莫如《庄子》,然未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