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南楼”。指登楼赏月游乐。宋戴复古《杜仲高自鄂渚下仪真》诗:“鄂渚三千里,南楼看月回。”
同“紫气”。明徐渭《蒋扶沟公诗》之一:“鼎湖拾乌号,关门属紫氛。”
康熙刊本《扬州府志.古迹》载:隋炀帝大业元年开通济渠,自西苑引穀水、洛水入淮河;自板渚引黄河入汴水,经泗水达淮河;又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长江。渠广四十步。沿通济渠、邗沟岸筑御道,道旁种植杨柳,后人谓
同“陇头音信”。宋贺铸《雨中花》词:“忍过阳台折柳,难凭陇驿传梅。”
同“举火取笑”。晋潘岳《西征赋》:“举伪烽以沮众,淫嬖褒以纵慝。”
同“三缄其口”。晋葛洪《抱朴子.疾谬》:“昔陈灵之被矢,灌氏之泯族,匪降自天,口实为之。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三缄之戒,岂欺我哉!”明沈德符《野获编.刑部》:“子韦布之士,岂知国家大计,宜从此三缄,无自
源见“访载”。指乘兴访友之船。清孔尚任《桃花扇.骂筵》:“〔净〕兴尽宜回春雪棹。〔副净〕客羞应斩美人头。”
同“勾漏先生”。晋葛洪曾求为勾漏令。唐杜甫《为农》诗:“远惭勾漏令,不得问丹砂。”
《汉书》卷九十八《元后传》:“及莽即位,请玺。太后不肯授莽。莽使安阳侯舜谕指。舜素谨敕,太后雅爱信之。舜既见,太后知其为莽求玺,怒骂之曰:‘……我汉家老寡妇,旦暮且死,欲与此玺俱葬,终不可得!’……太
同“高不成低不就”。《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其间也就说过几家亲事,高不凑低不就,一家也不曾成得。”明陈与郊《义犬记》一出:“[丑]问:我偌大这个身子,却缘何高不凑低不就,落落度度的。先生,你看我该作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