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西山饿夫

西山饿夫

梁书.刘显传》:“之遴尝闻夷、叔、柳惠,不逢仲尼一言,则西山饿夫、东国黜士,名岂施于后世。”

商朝末年,孤竹君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死后,叔齐让位给哥哥伯夷,伯夷不受。后二人都逃至周,反对周武王伐商,武王灭商后,他们逃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后因以“西山饿夫”为伯夷、叔齐故事之典故。

唐.刘轲《重与陆宾虞书》:“不然,则东国绌臣、西山饿夫,微仲尼,何伤为展季、伯夷矣。”


偏正 商末,孤竹君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伯夷不受,后二人都投奔到周,到周后,反对周武王伐商,武王灭商后,他们又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后以“西山饿夫”指伯夷、叔齐。汉·扬雄《法言·渊骞》:“无仲尼,则~与东国之绌原恶乎闻。”后泛指义不食周粟、大讲“节气”的人。明·陶宗仪《辍耕录·发宋陵寝》:“当时举天下无非之者,而~独非之。”△褒义。多用于人的品性方面。


【词语西山饿夫】  成语:西山饿夫汉语词典:西山饿夫

猜你喜欢

  • 隋照

    同“隋侯之珠”。南朝 齐萧子良《与南郡太守刘景蕤书》:“养志南荆,可与卞宝争价;韬光楚服,固同隋照共明。”

  • 项别骓

    源见“虞歌诀别”。吟咏主人与坐骑的深情。唐白居易《有小白马乘驭多时奉使东行至稠桑驿溘然而毙足可惊伤不能忘情题二十韵》:“度关形未改,过隙影难追。念倍燕来骏,情深项别骓。”【词语项别骓】   汉语大词典

  • 孚号

    《易.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孔颖达疏:“‘孚号有厉’者,号,号令也,行决之法,先须号令。夬,以刚决柔,施之于人,则是用明信之法而宣其号令。”后因以“孚号”指君王的号令或诏命。宋曾巩《侍中制》:

  • 泾渭分明

    泾渭,是发源于甘肃而流经陕西的两条河流,泾渭分明,原指两条河流清浊不同,后则予以引申,比喻界限十分明显或是非曲直,不可混淆。古代民歌中有一位遭遗弃的妇女说,和渭水相比,泾水浊,泾水你停下来也清一清。想

  • 炙手

    同“炙手可热”。明沈德符《野获编.刘小鲁尚书》:“当江陵炙手时,刘独退避冷局。”【词语炙手】   汉语大词典:炙手

  • 尧龄

    《史记.五帝本纪》:“帝尧者,放勋。”裴骃集解引皇甫谧曰:“尧以甲申岁生,甲辰即帝位,甲午征舜,甲寅舜代行天子事,辛巳崩,年百一十八,在位九十八年。”后以“尧龄”指长寿。宋晏殊《喜迁莺》词:“金炉暖,

  •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哲:聪明。 意谓通达事理,善于趋安避危,保全自己。语出《诗.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孔颖达疏:“既能明晓善恶,且又是非辨知,以此明哲择安去危。而保全其身。”宋.王安石《答手诏令就职劄子

  •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恒:常。 一个国家,在国外没有与之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忧惧,经常容易被灭亡。 意谓多难可以兴邦,安逸适足以亡国。语出《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

  • 修短命也

    修:长。 旧谓人的寿命长短是命运决定的。语出《晋书.孔坦传》:“临终,与庾亮书曰:‘不谓疾苦,遂至顿弊,自省绵绵,奄忽无曰。修短,命也。将何所悲?’”《魏书.崔光传》:“修短,命也,夫复何言!速可送

  • 不二法门

    《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原为佛家语。谓修行入道有八万四千法门,不二法门在诸法门之上,能直见圣道,不可言传。后用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