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梁鸿赁庑”。指简陋的住所。清董元恺《汉宫春.寄恽元锦》词:“曾向伯通庑下,听清谈麈尾,不爨樵苏。”
源见“自郐无讥”。谓听音乐而知国政。唐卢照邻《乐府杂诗序》:“延陵听乐,知列国之典彝。”
源见“举案齐眉”。谓夫妻相敬如宾。《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与同浑家王氏,年少齐眉。”【词语齐眉】 汉语大词典:齐眉
同“袭冶承弓”。宋楼钥《送张子宓分教澧阳》诗:“君家世为儒,青箱袭箕裘。”
源见“大隐金门”。指隐于朝市和隐于山野。唐姚合《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事》:“古今功独出,大小隐俱成。”
同“楚峡行云”。明高启《圣姑庙》诗:“遗情不结楚台云,世人何处寻踪迹?”
《文选》卷四晋.左太冲(思)《蜀都赋》:“夫蜀都者,盖兆基于上世,开国于中古。”晋.刘逵注:“扬雄《蜀王本纪》曰:‘蜀王之先,名蚕丛、柏濩、鱼凫、蒲泽、开明,是时人萌,椎髻左言,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从
《诗.周颂.良耜》:“其崇如墉,其比如栉。”谓像梳篦齿一样紧密相连。形容紧密排列。宋王安石《收盐》诗:“州家飞符来比栉,海中收盐今复密。”王任叔《疲惫者》:“左旁一树,瓦屋比栉。”【词语比栉】 汉
同“乌鱼之瑞”。《尚书刑德放》:“火者阳也,乌有孝名。武王卒父业,故乌瑞臻。”【词语乌瑞】 汉语大词典:乌瑞
《战国策.魏策四》:“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因以“伏尸流血”形容杀人众多。《汉书.主父偃传》:“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圣王重行之。”亦谓人死亡。《魏书.昭成子孙传》:“天文多变,占者云:‘当有逆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