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计日而待

计日而待

等待的日子已屈指可数,形容为时不远。魏明帝曹(205-239年),字元仲,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曹丕之子,曹即位不久,大修宫殿,选民女充后宫,挥霍无度。太子舍人张茂劝谏说:“如今强敌在外,图危魏室。陛下不兢兢业业,崇尚节俭以安抚天下,反而大肆奢侈,求耳目之娱。希望陛下立即下诏,罢不急之务,尽除无益之事,厚赐将士家属,关心百姓疾苦,除其所恶,丰实粮仓,修缮兵器,心怀恭慎以治天下。如果真能这样,东吴、蜀汉就会不战而顺服,天下太平之时就不会太久了。”

【出典】: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松之注引《魏略》卷3第105页:“愿陛下沛然下诏,万几之事有无益而有损者悉除去之,以所余无益之费,厚赐将士父母妻子之饥寒者,问民所疾而除其所恶,实仓廪,缮甲兵,恪恭以临天下。如是,吴贼面缚,蜀虏舆榇,不待诛而自服,太平之路可计日而待也。”

【例句】:

晋书·王羲之传》:“若不行此,社稷之忧可计日而待。” 《元史·世祖本纪》:“此国大事,可命重臣一人如安童、伯颜,都督诸军,则四海混同,可计日而待矣。”


偏正 算好日期来等待。形容不需多久就可实现。《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也。”△褒义。多用于写时间。→翘足而待 ↔旷日持久。 也作“计日而俟”、“计日可待”、“计日可期”。


【词语计日而待】  成语:计日而待汉语词典:计日而待

猜你喜欢

  • 社木樗

    源见“樗散”。里中不材之木。喻无用之材。姚锡钧《答亚子》诗之一:“我侪社木樗,于世良鲜补。”

  • 秦箫

    源见“乘鸾”。美称箫或箫声。唐杜甫《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诗:“重对秦箫发,俱过阮宅来。”唐李商隐《银河吹笙》诗:“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词语秦箫】   汉语大词典:秦箫

  • 朱陈

    同“朱陈嫁娶”。明叶宪祖《素梅玉蟾》五折:“两家都是好门楣,结下朱 陈事更宜。”【词语朱陈】   汉语大词典:朱陈

  • 双鲤书

    源见“鱼传尺素”。指书信。宋晁补之《斗百草》词:“双鲤书来,大刀诗意,纵章台,青青似昔。重寻事,前度刘郎转愁寂。”

  • 太尉营

    同“细柳营”。周亚夫官至太尉,故称。唐罗隐《感旧》诗:“剑佩孙弘阁,戈铤太尉营。”

  • 鸠鹏自乐

    源见“榆枋之见”、“鲲鹏展翅”。比喻志趣不同,差异虽悬殊,但各得其乐。宋辛弃疾《哨遍.秋水观》词:“嗟大小相形,鸠鹏自乐,之二虫,又何知!”

  •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只是不肯干,不是不能干。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鲁迅《伪自由书.〈杀错了人〉异议》:“某君叹息道:‘愚尝与东北人士论币制紊乱之害,咸以积重难返,

  • 曲池平

    源见“雍门泣”。形容由盛至衰后的景象。宋黄庭坚《外舅孙莘老守苏州留诗斗野亭庚申二月庭坚和》:“谢公所筑埭,未叹曲池平。”

  • 连帅

    《礼记.王制》:“十国(古代称地域为国)以为连,连有帅。”后因以“连帅”泛称地方高级长官。北周庾信《周陇右总管长史赠太子少保豆卢公神道碑》:“寻加侍中,外总连帅,威振百城。”唐 崔立言《醉中谑浙江廉使

  • 邻人怨笛

    同“邻人吹笛”。清周之琦《声声慢.己丑重过吴门》词:“几度伤怀旧雨,况邻人怨笛吹冷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