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是说要避开敌人初来时的凶猛气势,等敌人疲劳松懈往回撤的时候再举行进攻。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孙子说的‘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就是指的使敌疲劳沮丧,以求灭杀其优势。”


其他 避开对方初来时的锋芒气势,等到对方松懈疲劳想要退兵时,给予打击。《孙子·军争》:“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多用于战术方面。


【词语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成语: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汉语词典: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猜你喜欢

  • 书不尽意

    同“书不尽言”。《北齐书.祖鸿勋传》:“与阳休之书曰:‘已矣哉,书不尽意。’”见“书不尽言”。《北齐书·文苑传·祖鸿勋》:“与阳休之书曰:……已矣哉,~。”【词语书不尽意】  成语:书不尽意汉语大词典

  • 刘腻

    《晋书.刘琨传》载:刘琨兄刘舆与其弟之奋发有为相反,为人污秽。“东海 越王将召之,或曰:‘舆犹腻也,近则污人。’”后以“刘腻”谓人行为低俗污秽,如同垢腻。宋李昴英《水龙吟.癸丑江西持宪自寿》词:“自信

  • 加膝坠渊

    《礼记.檀弓下》:“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队(坠)诸渊。”后以“加膝坠渊”谓用人爱憎无常。清钱谦益《王季木墓表》:“世之惜季木者,以谓意气太盛,肺肠太热,善善恶恶,或谥而为加膝坠渊,以贻小

  • 庄子鲋

    同“涸辙之鲋”。元曹文晦《水车歌》:“苏枯幸活庄子鲋,腾空如化琴高鲤。”

  • 千虑一失

    《晏子春秋.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后用“千虑一失”指聪明人即使反复考虑,也难免会有失误。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著书之家,千虑一失,往往有之。”见“智者千

  • 茂陵消渴病

    同“相如病渴”。古直《菩萨蛮》词:“茂陵消渴病,憔悴羞持镜。”

  • 大横庚

    《史记.孝文本纪》:“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使人迎代王。……代王报太后计之,犹与未定。卜之龟,卦兆得大横。占曰:‘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代王曰:‘寡人固已为王矣,又何王?’卜人曰:‘所谓天王者

  • 前车覆,后车戒

    前面的车翻了,后面的车可引为鉴戒。 比喻前人的失败,可作为后人的教训。语出汉.刘向《说苑.善说》引《周书》:“前车覆,后车戒。”《汉书.贾谊传》:“前车覆,后车诫。秦世之所以亟绝者,其辙迹可见也,然

  • 不长进

    没有进步。《宋书.前废帝纪》:“帝幼而狷急,在东宫每为世祖所责。世祖西巡,子业启参承起居,书迹不谨,上诘让之,子业启事陈谢,上又答曰:‘书不长进,此是一条耳。’”子业:指前废帝。后多以“不长进”喻人行

  • 者也之乎

    指讲话或写文章咬文嚼字。含讽刺意。者、也、之、乎都是古汉语里常用的虚词。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问黄金谁买《长门赋》,好不直钱也者也之乎。”见“之乎者也”。【词语者也之乎】  成语:者也之乎汉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