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郝隆晒书

郝隆晒书

源见“晒腹”。谓诗书已尽在腹中,富有学问。唐李瀚蒙求》:“孙楚漱石,郝隆晒书。”


【典源】 《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间其故,答曰:‘我晒书。’”

【今译】 古时风俗七月七日晾晒书籍、衣裳。晋代郝隆七月七日袒腹卧于阳光之下,人问他缘故,他答道:“我也晒书。”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诗书满腹,学识渊博。

【典形】 腹中书时晒、晒腹囊、晒腹人、晒腹中书、晒书。

【示例】

〔腹中书时晒〕 唐·严武《寄题杜二锦江野亭》:“腹中书籍幽时晒,肘后医方静处看。”

〔晒腹囊〕 宋·苏辙《初闻得校书郎》之一:“读书犹记少年狂,万卷纵横晒腹囊。”

〔晒腹人〕 宋·刘筠《戊申年七夕》:“岂惟蜀客知踪迹,更问庭中晒腹人。”

〔晒腹中书〕 宋·王令《赠致政郭太丞》:“一斗独倾花下酒,五车时晒腹中书。”

〔晒书〕 清·程先贞《篾丝箧》:“不如七夕秋阳暖,袒腹空庭自晒书。”


【词语郝隆晒书】  成语:郝隆晒书汉语词典:郝隆晒书

猜你喜欢

  • 章缝

    同“章甫缝掖”。明张居正《谢赐貂鼠疏》:“昔宋祖开疆重武,远颁介胄之臣;今明主稽古右文,特赐章缝之侣。”【词语章缝】   汉语大词典:章缝

  • 一泻千里

    指江河的水势奔流直下。唐代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后常用来比喻行文的笔调奔放,气势磅礴。明代王世贞《文评》:“方希直如奔流滔滔,一泻千里,而潆洄滉瀁之状颇少。”方希直:

  • 义乌衔鼓

    《艺文类聚》卷九十二引《异苑》曰:“东阳颜乌,以纯孝著闻。后有群乌衔鼓,集颜所居之村,乌口皆伤。一境以为颜至孝,故慈乌来萃,衔鼓之兴(举也),欲令聋者远闻。即于鼓处立县,而名为乌伤,王莽改为乌孝,以彰

  • 在疚

    指处于居丧正在忧苦的时候。《诗.周颂.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 ㄐㄧㄡˋ jiù 旧)。”《左传.哀公十六年》:“孔丘卒,公诔之曰:‘昊天不吊,不慭一遗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

  • 狡兔多穴

    同“狡兔三窟”。宋刘筠《别墅》诗:“狡兔方多穴,苍鹰始下鞲。”

  • 九乌死

    同“九日落”。清 丘逢甲《日蚀诗》:“羿弓昔射九乌死,一乌留使终朝翔。”

  • 不惑

    《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后因以“不惑”为四十岁的代称。晋陶潜《饮酒》诗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清方文《初度》诗:“行年将不惑,学道尚无闻。”【词语不惑】   汉语大词典:不惑

  • 卫郎看杀

    源见“看杀卫玠”。指仪容俊美的男子病死。清李渔《行香子.汪然明封翁索题王修微遗照》词:“沈郎病死,卫郎看杀,问人间谁可相思?”

  • 木雁两不居

    同“木雁之间”。宋黄庭坚《赠无咎八音歌》诗:“木雁两不居,相期无待游。”

  • 嵩岳三呼

    《汉书.武帝纪》:“〔元封元年〕春正月,〔武帝〕行幸缑氏……翌日亲登嵩高,御史乘属、在庙旁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后因以“嵩岳三呼”为典,表示对帝王祝颂。宋姚述尧《减字木兰花.圣节鼓子词》词:“嵩岳三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