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铭心刻骨

铭心刻骨

铭、刻:在器物上刻字。形容感激之至或感受极深,永志不忘。语本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明.李开先《林冲宝剑记》第二出:“恩同海岳,铭心刻骨难忘。”《红楼梦》第三十二回:“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康有为《大同书》甲部:“感恩罔极,叩头泥首,铭心刻骨。”也作 ① 【刻骨铭心】。《水浒全传》第八十回:“万望太尉慈悯,救拔深陷之人,得瞻天日,刻骨铭心,誓图死保。”《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谁知黄二麻子于这三片咸肉竟是刻骨铭心,也决计忘不掉。”


并列 铭、刻,在器物上刻字。形容感受深刻,永记不忘。语本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邓贤《中国知青梦》:“我们有理由把这种劳动致富的平凡愿望看作一个农民的儿子始终~的理想之梦,一个当时注定不能实现的遥远而渺茫的人生‘乌托邦’。”△褒义。多用于人际关系上。也作“铭肤镂骨”、“铭肌镂骨”、“铭心镂骨”、“刻骨铭心”、“刻骨镂心”、“镂骨铭肌”、“镂骨铭心”、“镂心刻骨”。


【词语铭心刻骨】  成语:铭心刻骨汉语词典:铭心刻骨

猜你喜欢

  • 绝机叟

    源见“抱瓮灌园”。指安于淳朴、斥绝机巧的汉阴老人。唐崔湜《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诗:“还嗟绝机叟,白首汉川阴。”

  • 星桥

    源见“乌鹊填桥”。即鹊桥。北周庾信《舟中望月》诗:“天汉看珠蚌,星桥似桂花。”唐李宗谔《代意》诗:“洞房斗帐承新爱,河汉星桥隔后期。”【词语星桥】   汉语大词典:星桥

  • 磨砖

    源见“磨砖成镜”。比喻艰苦修行。《醒世姻缘传》三回:“谁叫你前生不肯磨砖,今生又不肯积福?”【词语磨砖】   汉语大词典:磨砖

  • 齐偶

    同“齐大非偶”。明吴炳《绿牡丹》:“不是韩香,谨辞齐偶,岂敢邀非望?”

  • 苏琼厚言

    《北史.苏琼传》:“苏琼字珍之,长乐武强人也。除南清河太守……有百姓乙普明兄弟争田,积年不断,各相援据,乃至百人。琼召普明兄弟,对众人谕之曰:‘天下难得者兄弟,易求者田地。假令得田地失兄弟心,如何?’

  • 渭叟

    同“渭滨叟”。宋陆游《贫居即事》诗之一:“虽老齐 渭叟,穷不减湘累。”【词语渭叟】   汉语大词典:渭叟

  • 清斋逾太常

    源见“太常斋”。谓居官常清冷枯寂。清 丘逢甲《戏赠蒋亦璞试院》诗:“一楼闭置似新妇,三月清斋逾太常。”

  • 不死乡

    《楚辞.远游》:“仍羽人之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后因以“不死乡”指仙境。唐祝元膺《寄道友》诗:“两颔凝清露,玉炉焚天香。为我延岁华,得入不死乡。”【词语不死乡】   汉语大词典:不死乡

  • 舞彩

    同“舞衣斑”。宋陈允平《风入松.寿恕斋谢待制》词:“竹外椿前舞彩,柳边槐底鸣珰。”【词语舞彩】   汉语大词典:舞彩

  • 沫相濡

    《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响于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中有以旱地之鱼以口沫互相润湿为喻,论说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寓言故事。后以“沫相濡”比喻人在困难中应互相帮助。唐.骆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