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雄鸡断尾

雄鸡断尾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晋.杜预注:“畏其为牺牲奉宗庙,故自残毁。”

春秋时,宾孟看到有雄鸡自断其尾,人们以为鸡是由于怕充当祭品而自毁。后用为物以美而致灾,或以其戕求生存的典故。

唐.白居易《答桐花》:“雄鸡自断尾,不愿为牺牲。”宋.苏轼《僧爽白鸡》诗:“断尾雄鸡本畏烹,年来听法半修行。”


主谓 原指雄鸡怕做祭祀的牺牲品,故自残毁。后用以比喻人怕被杀而自杀。语本《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常用于描写自我残毁。也作“断尾雄鸡”。


【典源】《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晋·杜预注:“畏其为牺牲奉宗庙,故自残毁。”

【今译】 周景王时,宾孟来到郊外,见有雄鸡自己把尾巴弄断。问侍者,侍者说:“它害怕拿它当祭品去祭祀宗庙,所以自己弄断尾巴。”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因忧谗畏讥,自我隐晦,甘于无用。

【典形】 宾孟鸡、惮牺鸡、断尾、断尾雄鸡、雄鸡断尾、断尾鸡、雄鸡惮为牺。

【示例】

〔宾孟鸡〕 清·王夫之《读甘蔗生遣兴诗》:“李斯犬在难成虎,宾孟鸡全岂似鸾。”

〔惮牺鸡〕 清·程先贞《杂诗》:“请看惮牺鸡,不遣羽毛歆。”

〔断尾〕 清·钱谦益《狱中杂诗》之五:“惮往鸡群看断尾,谋新鼠穴梦乘车。”

〔断尾雄鸡〕 宋·苏轼《盐官绝句·僧爽白鸡》:“断尾雄鸡本畏烹,年来听法伴修行。”

〔雄鸡断尾〕 清· 王士禛《送宗梅岑归淮南》:“雄鸡能断尾,野鹤讵乘轩。”


【词语雄鸡断尾】  成语:雄鸡断尾汉语词典:雄鸡断尾

猜你喜欢

  • 三语作掾

    源见“三语掾”。谓以应对隽语被授予幕府官。泛指作属官。清王士禛《曹升六谢千仞携酒过饮宋牧仲张杞园亦至同赋长句》之一:“十掷辄犍讵缘拙,三语作掾谁所令?”

  • 绿珠堕楼

    源见“金谷堕楼人”。指晋石崇爱妾绿珠被强暴所逼跳楼而死之事。清徐述夔《五色石.白钩仙》:“假令虞姬伏剑之时,绿珠堕楼之日,有个仙人来救了,他年项王不死,季伦复生,再得相聚,又岂非最快人心的事!”

  • 夏雨雨人

    夏天的雨,灌溉万类,调节气温。汉代刘向《说苑.贵德》:“管仲上车曰:‘……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吾穷必矣!’”“春风”、“夏雨”句都比喻恩泽及人。管仲:春秋时齐国人,他辅佐齐桓公第一个称霸诸侯。

  • 鱼笺

    同“鱼书”。明屠隆《綵毫记.湘娥思忆》:“水绿湘江渺,纵有鱼笺难寄。”【词语鱼笺】   汉语大词典:鱼笺

  • 山涛启

    同“山公启事”。北周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东京鼎食,先加邓骘之勋;西晋官人,多用山涛之启。”

  • 匪夷所思

    匪:非。夷:通“彝”,常道。 不是根据常理所能想象得到的。 后常用以形容人的思想离奇。语出《易.涣》:“涣有丘,匪夷所思。”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一:“孤山林和靖(逋)祠,塑女像为偶,题曰

  • 骑鹤维扬

    同“骑鹤上扬州”。宋刘克庄《沁园春.七和林卿韵》词:“腰钱骑鹤维扬,分表事谁能预测量?”【词语骑鹤维扬】  成语:骑鹤维扬汉语大词典:骑鹤维扬

  • 槐花黄

    源见“槐花黄,举子忙”。指士子忙于准备科举考试的季节。元马致远《黄粱梦》一折:“策蹇上长安,日夕无休歇;但见槐花黄,如何不心急?”【词语槐花黄】   汉语大词典:槐花黄

  • 桑枢韦带

    源见“原宪贫”。又汉贾山《至言》:“夫布衣韦带之士,修身于内,成名于外。”指贫家寒士。唐骆宾王《上司列太常伯启》:“某蓬庐布衣,桑枢韦带。”并列 桑枢,桑木作的门轴。韦带,以无饰皮革作的腰带。出身贫穷

  • 真妃餐霞

    南朝梁.陶弘景《真诰》卷二:“六月二十九日九华真妃授书曰:景应双粲,云会元落(元,同玄)。龙秀五空,採琼阆台。长歌灵幙,焕启玉扉。渺矣遗世,与世长辞。霞轸绛波,电赴紫棲。共携清响之外,同游云秀广巖,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