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高士啸

高士啸

源见“苏门长啸”。指旷达的啸声。宋陆游《玉笈斋书事》诗:“叔夜曾闻高士啸,孔宾岂待异人呼。”


猜你喜欢

  • 蔡生迎

    同“蔡邕倒屣”。《金云翘传》十七回:“抱璞不收和氏璧,闭关休作蔡生迎。”

  • 学殖

    《左传.昭公十八年》:“夫学,殖也;不殖将落。”杜预注:“殖,生长也;言学之进德,如农之殖苗,日新日益。”后因以“学殖”泛指学业,学问。元杨载《送丘子正之海盐州教授》诗:“化炉新鼓乐,学殖重耝耘。”清

  • 委罪

    推卸罪责,加于别人。《晋书.王裒( ㄆㄡˊ póu 掊)传》:“父仪为文帝司马,东关之役,帝问于众曰:‘近日之事,谁任其咎?’仪对曰:‘责在元帅。’帝怒曰:‘司马欲委罪于孤耶?’遂引出斩之。”仪:

  • 潘岳双毛

    同“潘郎双鬓”。唐杜牧《赠别》诗:“苏秦六印归何日,潘岳双毛去值秋。”

  • 少遭闵凶

    少:年幼。闵凶:忧患凶险。 表示年幼遭遇不幸。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寡君少遭闵凶,不能文。”《文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朕以不德,少遭闵凶。”宋.王安石《赐弟安国及第谢表》:“少遭闵凶,

  • 天高地厚

    《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后多用于比喻事物的复杂和艰巨。《儿女英雄传》三四回:“想起幼年这些不

  • 鲁酒薄而邯郫围

    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常常会因某种原因而产生意料不到的结果。《庄子.胠箧》:“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陆德明《经典释文》引许慎注《淮南子》说:“楚会诸侯,鲁、赵俱献酒于楚

  • 鼎言

    源见“毛遂自荐”。谓有分量的言论。明徐复祚《投梭记.恣劫》:“没奈何,望乞鼎言昭雪。”【词语鼎言】   汉语大词典:鼎言

  • 张范通梦

    源见“范张鸡黍”。喻指生死至交。唐皇甫冉《送魏六侍御葬》诗:“张范唯通梦,求 羊永绝踪。”

  • 复壁赵岐藏

    同“复壁埋名”。清蒋士铨《粉蝶儿.题陈其年先生填词图》套曲:“想当初复壁赵岐藏,别舍积婴保,亡笔在书城笔陈,锦雉如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