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鸡口牛后

鸡口牛后

原作“宁为鸡口,无为牛后”。鸡口,鸡进食处;牛后,牛排便处。意谓宁可为小国之君以保持自主,不愿作大国附庸而受制于人。或作“宁为鸡尸,无为牛从”。公元前333年,苏秦说服燕、赵、楚、齐四国推行合纵政策之后,又到韩国,向韩昭侯宣传合纵。他说,韩国地势险要,幅员辽阔,兵力强盛,武器先进,而大王您又极其贤明。这样好的条件,竟然向秦国称臣,这实在是一件非常耻辱的事情。再说,您如向秦称臣,秦国一定要年年要求您割地于秦。如果答应要求,势必把韩国的土地割让净尽;如果不给,则会前功尽弃而招致进攻。我听民谚说,宁作进食之鸡口,不作排粪之牛后。您现在西向称臣于秦国,和牛后又有什么区别呢?以大王之贤明,兼之以有韩国强大之军队,而有牛后之名,我都为此感到羞耻。一席话说得韩昭侯变了脸色,怒气冲冲地振臂按剑,仰天长叹说,即使我死了,也不能屈膝事秦。

【出典】:

战国策·韩策》一《苏秦为楚合纵说韩王》:“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夫以大王之贤,挟强韩之兵,而有牛后之名,臣窃为大王羞之。”

【例句】:

宋·罗愿《尔雅翼·释篇》:“宁为鸡尸,无为牛从。尸,主也,一群之主,所以将众者。从,从物者也,随群而往,制不在我也。” 宋·陈师道《送冯翊朱令》:“三楚风流信有人,先声今已彻咸秦。宁为鸡口官无小,欲试牛刀久要新。” 后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昔秦说韩,羞以牛后。韩王按剑,作色而怒。”


见“鸡尸牛从”。《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


【典源】《战国策·韩策一》:“且夫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夫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而买祸者也,不战而地已削矣。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史记·苏秦列传》亦载。

【今译】 战国时苏秦对韩宣王说:“现在大王的土地是有数的,而秦国对韩的要求却没完没了。以有数的地,来应付秦无餍的要求,这就是在买祸招怨啊,不打仗而土地已被侵削了。我听说有个谚语:‘宁为鸡口,勿为牛后。’现在大王向西面像臣子一样服事秦国,这不就和作牛后一样吗?”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宁可在小范围内当家做主,也不随在大人物后面受支配。

【典形】 鸡口牛后、宁为鸡口、牛后、牛后人、作牛后。

【示例】

〔鸡口牛后〕 宋·陈师道《次韵秦观听雁闻鸡》之二:“固知鸡口羞牛后,不待鸡群已可惊。”

〔宁为鸡口〕 宋·陈师道《送冯翊宋令》:“宁为鸡口官无小,欲试牛刀久要新。”

〔牛后〕 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那能作牛后; 更拟助鸿基。”

〔牛后人〕 宋·黄庭坚 《赠高子勉》:“听它下虎口著,我不为牛后人。”

〔作牛后〕 宋·苏轼《龙尾砚歌》:“况嗔苏子风咮铭,戏语相嘲作牛后。”


【词语鸡口牛后】  成语:鸡口牛后汉语词典:鸡口牛后

猜你喜欢

  • 物盛则衰

    任何事物过于兴盛就必然会走向衰退,即是事物发展到极度时,就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的意思。《战国策.秦策》:“物盛则衰,矢之常数也。进退盈缩变化,圣人之常道也。”主谓 事物发展到兴盛的时候,就会开始衰败。《史

  • 士为知己者死

    《战国策.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矣。”春秋时,晋人豫让在投奔知伯后,受到重视与尊敬。后赵襄子杀死了知伯,并漆了他的头骨作饮器(或说为溺器)。豫让逃到山中,时刻准备刺杀赵襄子

  • 卓氏新寡

    同“文君新寡”。唐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卓氏近新寡,豪家朱门扃。”

  • 终南一径

    同“终南捷径”。宋刘克庄《六和实之春日》诗:“终南一径非常捷,自是吾徒问路蹉。”

  • 张率能文

    张率字士简,吴郡吴(今江苏东南部)人。官终新安太守。少年能文,有诗名。所作《待诏赋》甚受梁高祖称赏,说他身兼司马相如和枚皋两家之长。所著《文衡》15卷,文集30(一说38)卷行于世。【出典】:《梁书》

  • 文恬武嬉

    文官武将都习于安逸嬉游。唐代韩愈《平淮西碑》:“相臣将臣,文恬武嬉。”恬( ㄊㄧㄢˊ tián 甜):安乐。并列 文,文官;武,武将。文武官安逸游乐。多指文武官耽于安乐,不问国家政事。唐·韩愈《平

  • 三字为掾

    同“三语作掾”。清蒲松龄《拟上因暑热太甚清理刑狱释放罪人群臣谢表》:“三字为掾,辄以于氏之门庭自励;一行作吏,常以义纵之毛鸷为忧。”

  • 借前筹

    同“借箸筹”。唐高適《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诗:“军书陈上策,廷议借前筹。”【词语借前筹】   汉语大词典:借前筹

  • 谢安舟楫

    《世说新语.雅量》:“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谊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

  • 不栉进士

    唐.刘讷言《谐噱录.不栉进士》:“关图有妹能文,每语人曰:‘有一进士,所恨不栉耳。’”栉是梳头发。古代男子把头发梳成髻,用簪簪住。后以不栉进士指有文才的女子。偏正 不绾髻插簪的进士。指有才学的女子。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