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麒麟楦

麒麟楦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九引张鷟《朝野佥载》:“杨炯每呼朝士为麒麟楦。或问之,曰:‘今假弄麒麟者,必修饰其形,覆之驴上,宛然异物。及去其皮,还是驴尔。无德而朱紫,何以异是!’”

所谓麒麟楦,指的就是填塞麒麟外形的中间的驴子,空有麒麟之表,内中实际上还是驴。后因用以比喻虚有其表的人。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二十七《自嗟》:“残骸皆作麒麟楦,旧友仍非处士牙。”


【典源】 《太平广记》 卷二六五引唐·张鷟《朝野佥载》:“唐衢州盈川县令杨炯词学优长,恃才简倨,不容于时。每见朝官,目为麒麟楦许怨。人问其故, 杨曰:‘今��乐假弄麒麟者, 刻画头角,修饰皮毛,覆之驴上,巡场而走。及脱皮褐,还是驴马。无德而衣朱紫者,与驴覆麟皮何别矣!’”

【今译】 唐代衢州盈川县令杨炯富于学识,恃才高傲,与时世格格不入。每当见到朝官,杨炯则有怨怒,把他们看作是披麒麟皮的驴。别人问其原因,杨炯解释说:“如今嬉乐时假扮麒麟,都是刻画修饰,做麒麟头角,皮毛的样子,然后披在驴的身上,绕场而走。等到揭去麒麟皮,驴仍旧是驴。德操低下而位居高官,身着朱紫的,跟驴披上麒麟皮有什么区别昵?”

【释义】 后以此典指人徒有其表而无真才实学。

【典形】 画麒麟、麒麟楦、楦麒麟。

【示例】

〔画麒麟〕 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要闻除猰㺄, 休作画麒麟。”〔麒麟楦〕宋·陆游《自嗟》:“残骸皆作麒麟楦,旧友仍非处士牙。”

〔楦麒麟〕 清·钱谦益《赠侯商丘若孩》之四:“世事但堪图鬼魅,人间只解楦麒麟。”


【词语麒麟楦】  成语:麒麟楦汉语词典:麒麟楦

猜你喜欢

  • 椿寿

    同“椿年”。晋庾阐《采药诗》:“椿寿自有极,槿花何用疑?”唐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但求椿寿永,莫虑杞天崩。”【词语椿寿】   汉语大词典:椿寿

  •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意谓人生一世,死当留名千古。语出《新五代史.王彦章传》:“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明.冯梦龙《古今谭概.委蜕部》:“语曰:‘豹留皮,人留名’,此言形神之异也。”冯玉

  • 万物皆备于我

    万事万物我都具备了。 古代儒家认为客观世界的一切,都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之中,只要反求诸己,就会得到一切。这是地道的主观唯心论。语出《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后泛指自我满

  • 绵力薄材

    谓才力薄弱。多用为自谦之辞,或简称“绵薄”。《汉书.严助传》:“且越人绵力薄材,不能陆战。”颜师古注:“绵,弱也,言其柔弱如绵。”并列 绵力,微薄的力量。薄材:才能疏浅。宋·王安石《乞免使相充观察使第

  • 往者不谏,来者可追

    《论语.微子》(卷九):“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楚国的隐士接舆唱歌劝孔子放弃从政的愿望,过去追求仕途已不可挽回,往后纠正

  • 怀瑾

    同“怀瑾握瑜”。明陈子龙《寄罗湘中少宗伯》诗:“怀瑾湘江暮,搴兰渌水孤。”【词语怀瑾】   汉语大词典:怀瑾

  • 周王避债台

    源见“逃债台”。喻指解除忧愁之妙处。清 丘逢甲《秋怀叠前韵》之七:“愁城欲藉酒杯开,中有周王避债台。”【典源】 《汉书·诸侯王表序》:“自幽、平之后,日以陵夷,……分为二周,有逃责(债)之台,被窃鈇之

  • 杨穿三叶

    源见“百步穿杨”。喻指兄弟三人相继科举及第。唐白居易《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诗:“自知群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自注:“始予进士及第,行简次之,敏中又次之。”主谓 原

  • 煮海

    煮海制盐。据汉代刘向《世本》,黄帝之臣宿沙氏,始煮海为盐。《汉书.晁错传》:“吴王即山铸钱,煮海为盐,诱天下豪杰,白头举事。”【词语煮海】   汉语大词典:煮海

  • 蒲鞯角上书

    源见“牛角挂书”。指《汉书》。清汪懋麟《十二砚斋落成自题》诗之四:“不才无补丝毫事,消得蒲鞯角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