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黍离之叹

黍离之叹

诗经.王风.黍离》第一章:“彼黍离离(离离,整齐的样子;或释为繁盛的样子),彼稷之苗。行迈靡靡(音mǐmǐ,行步迟缓的样子),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此,指这种景况。这句是说这种景况是谁造成的啊?余冠英先生在《诗经选译》中把这句译作“是谁害得我这个样啊?”)?”

东周时的一个士人,偶然来到西周的旧都镐京,看到周王朝宗庙宫室的遗址上,长满了黍稷禾苗,于是引起了对西周盛况的追缅,和对目前兴替荒废的慨叹。(余先生说诗的主题是“流浪者诉述他的忧思”读者可参考。)

后人把“黍离之叹”当成一个典故,常用以表达对故国的怀念与凭吊。三国魏.曹植《情诗》:“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唐.罗虬《比红儿诗》:“陌上行人唱‘黍离’,三千门客欲何之?若教粗及红儿貌,争肯楼前斩爱姬。”

宋.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词:“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猜你喜欢

  • 飞奴投书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传书鸽》:“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之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讶。”这里所说的“飞奴”,与现在训练的信鸽相似

  • 破觚

    源见“破觚为圜”。喻除繁冗而从简易。宋晁补之《呈鲁直》诗:“文章破觚赖圣世,笔墨未逃蹊径间。”亦喻改方正为圆通。明袁宏道《莱阳张廷尉赞》:“当新郑、江陵用事时,两公为政尚综核,称近时贤相,而未免以其贵

  • 葛陂筇竹

    源见“杖化龙”。指化为龙的竹杖。明高启《偃松行》:“葛陂筇竹亦腾化,神物终于可久羁。”

  • 豚儿

    同“豚犬”。谦称自己的儿子。《聊斋志异.青凤》:“俄少年自外入。叟曰:‘此豚儿也。’”【词语豚儿】   汉语大词典:豚儿

  • 汉祖风

    同“大风歌”。唐玄宗《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诗:“不学刘琨舞,先歌汉祖《风》。”【词语汉祖风】   汉语大词典:汉祖风

  • 二首六身

    源见“绛县老人”。比喻高寿。前蜀杜光庭《张崇胤修庐山九天真君还愿醮词》:“乞为臣更蠲罪录,永削灾缠。成匡尧赞禹之功,享二首六身之寿。”【词语二首六身】  成语:二首六身汉语大词典:二首六身

  • 掌中轻

    同“掌上舞”。轻,指轻柔的舞姿。唐杜牧《遣怀》诗:“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

  • 画麒麟阁

    同“画麒麟”。唐司空图《携仙箓九首》之四:“听君总画麒麟阁,还我闲眠舴艋舟。”

  • 古锦

    源见“锦囊佳句”。指贮诗之袋,或称诗作汇集。宋韩维《宝奎殿前花树子答宋中道》诗:“春罗试舞衣新换,古锦藏诗墨未干。”清 樊增祥《再示儿辈》诗:“雅人深致循良事,都被先生古锦收。”【词语古锦】   汉语

  • 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见“知其一,不知其二”。【词语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成语:只知其一,未知其二汉语大词典:只知其一,未知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