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黑头公

黑头公

世说新语.识鉴》:“诸葛道明初过江左,自名道明,名亚王(导)庾(亮)之下。先为临沂令,丞相谓曰:‘明府当为黑头公。’”

晋人诸葛道明,年轻有为,王导称他“当为黑头公”。(头发未白时即可升为公侯)晋人王珣亦被称为黑头公。后遂用为壮年居三公之典。

唐.韩翃《送李中丞赴商州》诗:“当年紫髯将,他日黑头公。”


【典源】 《晋书·王珣传:“珣字元琳,弱冠与陈郡谢玄为恒温掾,俱为温所敬重,尝谓之曰:‘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王掾当作黑头公。皆未易才也。’”《晋书·诸葛恢传》:“恢弱冠知名,试守即丘长,转临沂令,为政和平。值天下大乱,避地江左,名亚王导、庾亮。导尝谓曰:‘明府当为黑头公。’”

【今译】 晋代王珣、诸葛恢年轻时便已显露才干,为上司所赏识器重,说他们可以做“黑头公”。指在头发仍黑时即可以做到三公高位。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年轻而居高官。

【典形】 黑发功名、黑头、黑头公、黑头取方伯、王掾黑头公、王掾少、黑头黄阁、三公未头白、黑头勋业。

【示例】

〔黑发功名〕 明·杨慎《沁园春·送卞苏溪》:“黑发功名,丹心事业,卿棘公槐行可跻。”

〔黑头〕 宋· 黄庭坚 《次韵盖郎中》:“故人相见自青眼,新贵即今多黑头。”

〔黑头公〕 唐·韩翊《送李中丞赴商州》:“当年紫髯将,他日黑头公。”

〔黑头取方伯〕 唐·李白 《悲歌行》:“还须黑头取方伯,莫谩白首为儒生。”

〔王掾黑头公〕 清·吴伟业《寿总宪龚公芝麓》:“谈笑阮生青眼客,文章王掾黑头公。”

〔王掾少〕 明 · 高启 《赠姚东曹》:“共怜王掾少,粉署有光辉。”


【词语黑头公】   汉语词典:黑头公

猜你喜欢

  • 皮里春秋

    《晋书.褚裒传》:“裒少有简贵之风……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春秋。’言其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春秋》,相传孔子所修,意含褒贬。后因以“皮里春秋”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评论。《红楼梦》三

  • 华而不实

    比喻文章词藻华丽但内容空洞,或形容言过其实,表面好看,不讲实效。公元前622年,晋国大夫阳处父出使卫国后,回国途中,在宁邑旅舍下榻。旅舍负责官员宁嬴陪他返回国都,但只送他到温这个地方便回来了。宁嬴的妻

  • 争逐鹿

    源见“中原逐鹿”。喻争夺天下。宋林景熙《项羽里》诗:“百二势倾争逐鹿,八千兵散独乘骓。”

  • 岁寒操

    《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孔夫子盛赞松柏,说必须到严冬酷寒之时,才能知道它不因寒冷而凋谢的坚贞品格。后用为咏品格坚贞之典。唐.李咸用《古意论交》诗:“多为势利朋,少有岁寒

  • 破镜重圆

    唐.孟棨《本事诗.情感》:“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后主叔宝之妹,封乐昌公主,才色冠绝。时陈政方乱,德言知不相保,谓其妻曰:‘以君之才容,国亡必入权豪之家,斯永绝矣。傥情缘未断,犹冀相见,宜有以信之。’

  • 成人之美

    原指勉励并帮助别人为善,后亦谓帮助别人实现其愿望。孔子说,君子通过诱掖奖劝以促人向善,而不是唆人作恶。小人则恰恰与之相反。【出典】:《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 拥城南面

    同“拥书百城”。清黄燮清《摸鱼子.题琴斋西湖掌书图》词:“荡吟声、画桥前后,扁舟如在银汉。时艰不遂封侯志,也算拥城南面。”

  • 度日如年

    过一天如过一年那么长,形容日子不好过。本指前秦苻生统治下朝中百官、宫人的处境。苻生,字长生,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氐(古族名,殷周至南北朝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四川等省)人,苻健第三子。自幼粗暴无赖,祖

  • 静婉歌尘

    源见“静婉”、“歌落梁尘”。指美妙的歌声。唐温庭筠《题柳》诗:“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

  • 钩心斗角

    唐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本指建筑物结构错综交叉、精巧工致。后亦形容诗文布局结构精巧工致、回环错落。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咏物诗》:“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