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七级镇

七级镇

即今山东阳谷县东北境运河东岸七级镇。《方舆纪要》卷33阳谷县“阿泽”条下载:“有七级渡。今运河经县东北六十里,有七级上、下二闸。或以为古阿泽是其处。”镇以七级渡或七级上、下二闸而得名。


(1)在河北省威县北部。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 3.2 万。镇人民政府驻七级,人口5320。古有大兴善寺和佛塔,村名取“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之意。原有土城和四门,又名七级堡。1953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置镇。产小麦、玉米、谷子。有玻璃器皿、地毯、面粉加工等厂。106国道经此。(2)在山西省临猗县西南部。面积73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七级,人口2100。原名赵家堡。清末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避八国联军之乱西逃时路宿此地,走时留下一名七品县官,写下“七级镇”三个字,故名。1953年设七级乡,1958年属前进公社。1961年析置七级公社,1984年复乡,1994年置镇。主产小麦、棉花,盛产西瓜。有轴承、缝纫等厂。临永公路经此。(3)在山东省即墨市西部。面积69.1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东七级,人口1000。因境内有高七级古塔而名。明永乐二年(1404年)张姓自陕西临光洮府迁来定居。因位于七级之东而得名。也称东七及、东七及集、七及庄集。现名东七级。1946年属即墨县十一区(七级区)和十三区(挪城区)。1952年建东七级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产小麦、玉米、甘薯、稻、花生等。有轧钢、制鞋、织带等厂和建筑工程公司。蓝烟铁路、移赵公路经此。古迹有小欧戈庄汉墓群、中间埠村清墓葬塔。(4)在山东省阳谷县东北部、小运河两岸。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七级,人口8400。七级曾名毛镇,北魏时因有古渡称七级渡,为航运码头,因渡口有七级石阶,故名七级。相传唐田真兄弟哭活紫荆于此。《读史方舆纪要》东平州阳谷县:阿泽“有七级渡。今运河经县东北六十里。有七级上下二闸。或以为古阿泽是其处”。1949年为阳谷县四区驻地。1958年入寿张县为七级公社,1961年回归阳谷县仍为七级公社。1984年为七级镇。京杭运河、南、北引黄干渠流经。主产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花生、苹果、桃等。有农机、织布、竹编、蔬菜保鲜等厂。聊位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田镇

    明置田镇巡司,属高苑县。即今山东高青县治。清光绪《山东通志》卷37:“相传为田横故居。”(1)镇名。在山东省高青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98平方千米。人口6.6万。镇人民政府驻田镇,人口 3958

  • 木容箐山

    在今云南马龙县东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114曲靖军民府马龙州:木容箐山“在州东南六十里。下有木容溪,流注于府之南境,为潇湘江”。

  • 姚源水

    在今江西万年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5饶州府万年县: 姚源水 “在县西南。自贵溪县北流入县境,又西入余干县,即余水之上源”。

  • 亦儿古里卫

    明永乐四年(1406)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俄罗斯境黑龙江下游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东北耶拉布加地方。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东北耶拉布加地方。后废。

  • 武家墩

    即今江苏淮阴市西南武墩乡。《明史·河渠志二》: 万历六年 (1578),潘季驯言: “虑淮水涨溢,则筑高家堰堤以捍之,起武家墩,经大、小涧至阜宁湖,而淮不东侵。”

  • 萦山

    在今广西平乐县南。《元和志》 卷37平乐县: “萦山在县南一十里。山有木客。” 《寰宇记》卷163平乐县: “木客,郭仲产 《湘州记》: 平乐县萦山多曲竹,有木客形似小儿,歌哭行坐衣服不异于人,而能隐

  • 周槃城

    北周改东槃县置,治所在今甘肃合水县西南,北至庆阳县百二十里。寻废。《隋书·高祖纪上》: 开皇二年 (582) 十二月,“突厥寇周槃,行军总管达奚长儒击之,为虏所败”。即此。

  • 寻甸州

    清康熙八年(1669)改寻甸府置,属曲靖府。治所即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1913年废为县。清康熙八年(1669年)降寻甸府置,治今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仁德镇。属曲靖府。1913年降为县。

  • 沇河镇

    金置,属河阳县。在今河南孟县东二十四里沇河村南。

  • 战国时韩邑。在今河北涉县西北。《战国策·赵策一》: “韩欲有宜阳,必以路、涉、端氏赂赵。”西汉置涉县。古邑名。战国韩邑。在今河北省涉县西、清漳河东岸。《战国策·赵策》:冷向谓强国曰:“韩欲有宜阳,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