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汊河
①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方舆纪要》卷20江宁县“新开河”条:“又自下新河而东,水分三股:一引石城桥,一引江东桥,一自草鞋夹以达于江, 名三汊河。”
②在今湖北监利县东。《方舆纪要》卷78监利县:三汊河“在县东六十里。亦流入沔阳州”。
①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方舆纪要》卷20江宁县“新开河”条:“又自下新河而东,水分三股:一引石城桥,一引江东桥,一自草鞋夹以达于江, 名三汊河。”
②在今湖北监利县东。《方舆纪要》卷78监利县:三汊河“在县东六十里。亦流入沔阳州”。
即古里村镇。在今江苏常熟市东古里镇。
①即今湖南黔阳县东南八面山。《水经·沅水注》:“沅水又东径辰阳县,县有龙溪水,南出于龙桥之山,北流入于沅。”②一名武龙山。即今四川武隆县西北武隆山。《方舆纪要》卷69武隆县:龙桥山在“县东五十里。逶迤
在今四川蒲江县西。《资治通鉴》:五代梁贞明四年(918),王衍贬太傅张格为茂州刺史,“格寻再贬维州司户, 庾凝绩又奏徙格于合水镇”。胡三省注:“《九域志》:邛州蒲江县有合水镇。”(1)在湖南省泸溪县南
即今西藏东部之怒山。《清一统志·西藏》:达木永隆山“在匝坐里冈城东南六十里”。
在今陕西绥德县西北。《元和志》卷4绥州龙泉县:“吴儿城在县西北四十里。初,赫连勃勃破刘裕子义真于长安,遂虏其人,筑此城以居之,号吴儿城。”
①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南。《三国志·吴书·孙登传》: “登昼夜兼行,到赖乡,自闻,(孙权) 即时召见。” 又 《南齐书·祥瑞志》: 永明六年 (488),“江宁县北界赖乡齐平里三成逻门外,路东太常萧惠基园
即今江苏金坛市西二十五里朱林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金坛县记: “珠琳镇在城西二十五里。”(1)古镇名。即今江苏省金坛市西朱林镇。(2)今镇名。在云南省广南县西部。面积497.4平方千米。人口6
又作博和里屯。明末清初索伦部屯寨,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结雅河支流托木河口北岸卡赞卡村一带。《清太宗实录》 卷51: 崇德五年 (1640) 三月,萨穆什喀等讨博穆博果尔乱,“博和里屯之额尔喷……,已归额
一名籴米庙镇。即今上海市松江县南十七里泖港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娄县图: 南有大泖港。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金山县: “东北有大泖港镇。”在上海市松江区南部。面积58.7平方千米。人口4.
①北宋置,属镇戎军。在今宁夏固原县南五十里大湾乡武家坪。熙宁四年(1071)废,五年于此置张义堡。②在今四川高县北。《方舆纪要》卷70高县:安边堡“在县城北。《志》云:其地当兴、珙、筠三县之要道。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