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海

东海

古时东海之名,所指因时而异。先秦古籍中的东海,相当于今之黄海。《礼记·王制》:“自东河至于东海。”注:“徐州域。”但战国时已有兼指今东海北部的。《战国策·楚策》:“楚国僻陋,托东海之上。”秦汉以后,始以今黄海、东海同为东海。明代以后,北部称为黄海,南部始称东海,其海域始与今东海相当。


(1)古时东海名称,所指因时而异。先秦古籍中的东海,相当于今之黄海。《礼记·王制》:“自东河至于东海。”注:“徐州域。”但战国时已有兼指今东海北部的。《战国策·楚策》:“楚国僻陋,托东海之上。”秦汉以后,始以今黄海、东海同为东海。明代以后,北部称为黄海,南部仍称东海,其海域始和今日东海相当。(2)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以在中国大陆之东得名。古代东海包有今东海、黄海范围。《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前219年),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又说:三十五年,“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即此。在中国大陆与台湾岛、日本的琉球群岛和九州岛之间。北起长江口北岸到韩国济州岛一线与黄海为界,南以广东省南澳岛到台湾省本岛南端(一说经澎湖到台湾东石港)一线与南海为界,东隔日本的九州岛、琉球群岛和中国的台湾岛与太平洋相接。面积79.4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70米,最深 2719 米。盐度平均为33‰。鱼类资源丰富,有舟山群岛渔场,盛产带鱼、大黄鱼和墨鱼。沿岸岸线曲折,多岛屿。海底富石油。入海主要河流有长江、钱塘江、瓯江、闽江等。


猜你喜欢

  • 新芎岛

    即今广东徐闻县东北新寮岛。《清一统志·雷州府》 “北门港” 条内: “锦囊所城港外有新芎岛。”

  • 则天庙

    在今山西文水县城北十里南徐村东侧。现存建筑以则天圣母殿为最古。始建于唐,金代重修,板门上部“金皇统五年”刻字尚存,是殿宇建成年代。殿内木制神龛供有帝后装女像,被尊称为“则天圣母”。

  • 洮安县

    1914年改靖安县置,属奉天省洮昌道。治所在白城子 (今吉林白城市)。1929年直属辽宁省。1950年改名白城县。旧县名。(1)原名靖安县,因与江西省靖安县重复,1914年改名,因地处洮儿河沿岸,为祈

  • 射子镇

    北宋置,属汝阳县。即今河南平舆县北四十四里射桥乡。

  • 黄岩江

    在今湖南凤凰县北二十三里。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 谓 “两山雄峙,一径盘纡,东西隘口数处,……为民间御苗之地”。

  • 荆河脑

    古名西江口。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南长江北岸。民国 《湖北通志》 卷36: 西江口 “即今荆河脑,盖江水至荆河脑得洞庭湖,汇澧、沅、资、湘诸水来会,其势亦盛,故自来舟师利用之”。

  • 沙子关

    即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沙子乡。《方舆纪要》卷69丰都县:沙子关在“县南二百里。有巡司戍守。嘉靖二十七年,添土副巡司”。清裁巡司。

  • 文家寺

    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南。《宋史·高宗纪》:翟进守西京,“率御营统制韩世忠、京城都巡检使丁进等兵战于文家寺,又败”。即此。在今河南省孟津县南。《续资治通鉴》: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翟进导夜袭金营,反为所

  • 怀圣寺

    在今广东广州市光塔路。始建于唐贞观元年(627),为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后最早建立的清真寺之一。寺内主要建筑有看月楼、礼拜殿及光塔。光塔初名怀圣塔,高36.3米。塔身呈圆筒形,用砖砌筑,内有暗梯,可供上下

  • 界湖集

    即今山东沂南县治界湖镇。清道光 《沂水县志》 卷2: 界湖集 “距 (沂水县) 城七十里”。1940年后为沂南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