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莱国
西晋改东莱郡置,治所在掖县(今山东莱州市)。辖境相当今山东胶莱河以东、岠嵎山以北和乳山河以东地区。南朝宋复改为郡。
西晋改东莱郡置,都掖县(今山东莱州市)。辖境约当今山东省胶莱河、乳山河以东,岠嵎山以北地区。南朝宋复改为郡。
西晋改东莱郡置,治所在掖县(今山东莱州市)。辖境相当今山东胶莱河以东、岠嵎山以北和乳山河以东地区。南朝宋复改为郡。
西晋改东莱郡置,都掖县(今山东莱州市)。辖境约当今山东省胶莱河、乳山河以东,岠嵎山以北地区。南朝宋复改为郡。
即今江西贵溪县西南上清镇。清置巡司于此。在江西省贵溪市西南部、上清溪两岸。面积 120.7 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上清,人口 5080。曾名沂洋镇,宋代道教上清宫从龙虎山迁此,遂易名上清
清名安慈镇。即今吉林东辽县。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辽宁安西县:“县属抱手堆子距县市二十五里。一名安慈镇。……物产惟大豆最多。”1987年东辽县由辽源市迁于此。(1)在吉林省东辽县西部。县人民政府驻
北周建德三年(574)置,属灵州。治所在怀远县(今宁夏银川市东黄河西岸)。隋开皇三年(583)废。北周建德三年(574年)置,治怀远县(今宁夏银川市东黄河西岸)。辖境约当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永宁、贺
即今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西南七十里通关镇。清时普洱府经历驻此,又有把总外委协防。同治二年 (1863) 李文学遣王泰阶率彝族起义军进军至此。民国改设县佐。在今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西南。清同治二年(1
在今河北顺平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2完县: 林尖山 “峰巅高耸,远望皆见”。
明置,在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南大致坡镇。《方舆纪要》 卷105文昌县: 宾宰驿在 “县西北六十里”。
元于南京万户府地置,故址在今吉林延吉市东十五里城子山古城。元 《析津志》 天下站名:“谋丹百一十 (里) 南京。” 清废。
唐武德五年(662)置,治所在博城县(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辖博城、梁父、嬴、肥城、岱等五县。相当今山东泰安、肥城二市附近地。贞观元年(627)废。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博城县(今山东泰
亦名大姓云昌寨。在今四川松潘县南大姓乡东北云昌村。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置云昌寺寨土千户。
明置,在今辽宁辽阳县西北。《方舆纪要》卷37辽东都司“长营堡”条下:“长安堡在司西北五十余里,其西为长定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