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关
在今湖北宣恩县东南东门关村。《方舆纪要》卷78施州卫“五峰关”条下:“东门关在东门山上。今废。”
在今湖北宣恩县东南东门关村。《方舆纪要》卷78施州卫“五峰关”条下:“东门关在东门山上。今废。”
即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北上夹河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兴京图:西北有上夹河。民国《兴京县志》卷1:上夹河“距城一百里”。在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北部。面积267.4平方千米。人口1.8万。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奥什东南。清祁韵士 《西陲要略》 卷4: “塔尔噶拉克至图巴尔拉克塔木三十里。图巴尔拉克塔木至古勒沙四十里。”
元至正十一年 (1351) 改大奴管勾洞长官司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在今湖北恩施市西南。至正十五年 (1355) 改为安抚司。
即布尔德库苏巴尔罕门。今吉林四平市东南二十五里山门镇。
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最东端。清许琰 《普陀纪胜》: “梵音洞山在正东境,面大洋……此山名青鼓磊,至洞口峭壁危峻,石色青黝,高三四十丈,徒劈两岩如门洞然,深广百余丈。海潮入洞激荡有声,如龙虎啸吼,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建,即今四川德格县东北九十里竹庆乡更达村竹庆寺。为德格土司五大家庙及康区三大红教寺庙之一。“竹青寺”,藏语意为“大园满寺”。原寺1959年被毁, 1984年修复。
北宋置,属临邛县。在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六十里夹关镇。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3:“临邛夹门镇山险处,得瓦棺长七尺厚二寸,与今木棺略同,但盖底相反,骨犹不坏,棺外列置瓦器,皆极淳古。时靖康丙午岁,李知几及
唐代洱海地区六诏之一。在今云南宾川县。开元中为南诏所并。
即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北下溪乡。清嘉庆《马边厅志略》卷2有“下溪场”。
亦作青冈岭。在今甘肃环县西北。《资治通鉴》: 五代唐同光四年 (926),朔方节度使康福“至青冈峡,遇吐蕃野利、大虫二族数千帐……大破之,杀获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