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巴哈纳尔旗
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哈纳尔左翼旗。清康熙四年(1665)置,驻地在今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东北乌力吉德力格尔附近。后迁贝子庙(今锡林浩特市)。1914年属察哈尔特别区, 1928年属察哈尔省。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与阿巴嘎左旗、浩齐特右旗合并为中部联合旗。1952年撤销中部联合旗,并入西部联合旗。1963年复设阿巴哈纳尔旗,驻锡林浩特(即贝子庙,1953年改名锡林浩特)。1983年改设锡林浩特市。
即“阿巴哈纳尔左旗”。
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哈纳尔左翼旗。清康熙四年(1665)置,驻地在今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东北乌力吉德力格尔附近。后迁贝子庙(今锡林浩特市)。1914年属察哈尔特别区, 1928年属察哈尔省。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与阿巴嘎左旗、浩齐特右旗合并为中部联合旗。1952年撤销中部联合旗,并入西部联合旗。1963年复设阿巴哈纳尔旗,驻锡林浩特(即贝子庙,1953年改名锡林浩特)。1983年改设锡林浩特市。
即“阿巴哈纳尔左旗”。
在今河南长葛县东北。旧属洧川县。《清一统志·开封府一》:大隧山“在洧川县西南十里。一名牛脾山。高二十余仞,长七八里,其中断处为大隧涧,两崖壁立, 中有坦途,可容方轨。相传即郑庄公见母处”。古山名。又称
在今陕西南郑县南。《方舆纪要》卷56汉中府南郑县:老渚河“在府城南。源出笼盖山,东北流,注于汉”。
即广阳坝。今四川重庆市东五十里广阳镇。《元史·步鲁合答传》:至元十一年(1274),“进攻重庆,宋军突围出走铜锣峡,行院忽敦遣步鲁合答追之,至广羊坝,斩首二百级”。即此。
在今河北武邑县西。《方舆纪要》 卷14武邑县: 韩家河 “在县西。东北流,有龙池河流合焉,注入漳河。今涸”。
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分熙秦路东部置,治所在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辖境相当今秦岭以北,陕西麟游、扶风、周至及甘肃崇信、平凉等县以西,葫芦河流域以东,宁夏同心、海原二县以南地区。金末废。金大定二十
元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贵定县西南。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贵定县西南曹渡河西岸。属八番顺元宣慰司。后废。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太公城(今缅甸北部伊洛瓦底江东岸达冈)。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府。后废。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于太公城置,治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东岸拉因公县。属
在今甘肃成县城西裴公湖侧。《方舆胜览》卷70同庆府:八景楼“取仇池、子美祠、凤台、醉仙岩,仙人龛、鹿玉山、泥功山、裴公湖八景”。《元一统志》卷584成州:“宋游师雄诗有‘行尽秦川路,谁如此一州。半湖无
亦名信石山。在今广西玉林市东南二里。《旧唐书·地理志》 南流县:牢州“以牢石为名。牢石高四十丈,周二十里,在州界也”。
一作宽定吉思海。即今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西之里海。《元史·速不台传》: 乙未年(1235),速不台 “遂虏八赤蛮妻子于宽田吉思海”。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