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中部县

中部县

十六国后秦置,为中部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宜君县东北。后废。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复置,仍为中部郡治。西魏大统九年(543)移治杏城(在今黄陵县西南十里)。隋开皇元年(581)改为内部县。唐武德二年(619)复名中部县,为坊州治。治所在今黄陵县南四里。天宝元年(742)为中部郡治,乾元元年(758)复为坊州治。元属鄜州。明成化中移治今黄陵县。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4年改为黄陵县。


古旧县名。十六国后秦置,治今陕西省黄陵县南。属长城郡。西魏大统九年(543年)移治杏城(今黄陵县西南)。为中部郡治。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为内部县。大业三年(607年)移治今黄陵县南沮河南岸。唐武德二年(619年)复名中部县。为坊州治。天宝元年(742年)为中部郡治。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坊州治。元属鄜州。明成化中移治今黄陵县。仍属鄜州。清因之。1944年改名黄陵县。


猜你喜欢

  • 富州厅

    清光绪二十六年 (1900) 改富州置,属广南府。治所在皈朝 (今云南富宁县东四十八里归朝镇)。民国 《富州地志资料调查表册》: “富州昔为土牧辖境,土地膏腴,物产丰富,因命名曰富州,取富饶之义。”

  • 西泇河

    即今江苏邳州市西北西泇河,由山东苍山县入境,与东泇河会为泇河。元于钦《齐乘》卷2:泇水“西泇出峄州东北抱犊山,东南流至三合村,与东泇合”。

  • 淮安卫

    明洪武初建,属南京中军都督府。治所在山阳县 (今江苏淮安市)。清废。

  • 宋都思

    元代西藏地名。在今西藏日喀则市境。《汉藏史集》(藏文版)载:元朝设宣政院,在藏(即后藏)置驿站四个,宋都思为藏四大驿站之一。

  • 郎溪蛮夷长官司

    明洪武七年 (1374) 置,属思南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十六里朗溪镇。后属思南府。清废。

  • 张仪城

    即今四川阆中市。战国秦惠文王灭巴国后,张仪重建。《新定九域志》卷8阆州:“阆中古城,本张仪城也。”《舆地纪胜》卷185阆州:张仪城,“《图经》云:秦司马错执巴王以归,阆中遂筑此城。今仪庙存焉,谓之张仪

  • 建昌土卫

    明洪武十五年 (1382) 置,属云南都司,后改属四川行都司。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东。万历后废。

  • 隐泉山

    一名谒泉山。在今山西文水县西南。《水经·文水注》: “其山石崖绝险,壁立天固。……泉发于两寺之间,东流沥石,沿注山下。又东,津渠隐没而不恒流,故有隐泉之名矣。”

  • 走马塘

    在今上海市北部,跨嘉定、宝山、闸北、虹口、杨浦等区。《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嘉定县:走马塘“在县东南二十里。西通横沥,东南由江湾浦入吴淞江”。

  • 长任镇

    金置,属临沂县。在今山东临沂市南三十里。古镇名。金置,在今山东省临沂市南。《金史·地理志》:沂州临沂县有长任镇,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