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井
又名九井。在今安徽亳州市城南。《新唐书·五行志三》:唐开元二十九年(741),“亳州老子祠九井涸复涌”。
又名九井。在今安徽亳州市城南。《新唐书·五行志三》:唐开元二十九年(741),“亳州老子祠九井涸复涌”。
在今浙江富阳市西北。《新唐书·地理志》杭州富阳县:“北十四里有阳陂湖,贞观十二年令郝某开。”明万历《杭州府志》卷23:“阳陂湖在临湖村,周围六十里,溉田万余亩。”
北宋建隆三年(962)置,属秦州。即今甘肃甘谷县。熙宁三年(1070)升为伏羌城。
隋大业五年 (585) 置,治所在鄯善城(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西岸)。隋末废。隋大业五年(609年)置,治鄯善城(今新疆若羌县)。辖境相当今阿尔金山脉以北、库鲁克塔格山脉以南、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隋
①南齐置,为齐昌郡治。治所在今湖北蕲春县西南。梁初废。②南齐置,属东官郡。治所在今广东五华县西南。南朝陈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循州。贞观元年(627)废入兴宁县。③南朝梁置,为北江州齐昌郡治
①西周封国。在今山东安丘市东北三十五里杞城。《水经·汶水》: “又北过淳于县西。” 郦注:“故夏后氏之斟灌国也。周武王以封淳于公,号曰淳于国。《春秋·桓公五年》,冬,州公如曹。《传》曰: 淳于公如曹,
唐武德二年(619)析济源县置,属西济州。治所即今河南济源市西八十九里邵原镇。四年(621)废入济源县。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改王屋县置,治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属西济州。四年废入济源县。
①即今广东台山市西白沙镇。清光绪《广州府志》卷69:新宁县(今台山市)有“白沙墟”。②即今广东曲江县西南白沙镇。清同治《韶州府志》卷11曲江县有“白沙墟”。③即今广西阳朔县西北十里白沙镇。民国《阳朔县
战国楚邑,在今湖南辰溪县西。《楚辞·九章·涉江》:“朝发汪渚兮,夕宿辰阳。”即此。古邑名。战国楚邑。在今湖南省辰溪县西南。因在辰水之北,故名(《水经注·沅水》)。《楚辞·九章·涉江》:“朝发枉陼兮,夕
蒙古至元三年(1266)以平地袅置,属大同路。治所在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西北三号地乡苏集村南古城。明洪武中废。古县名。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于平地袅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前旗北三号地乡苏
在今浙江奉化市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92奉化县: 鲒埼山在 “县南五十里”。以近汉鲒埼亭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