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井研县

井研县

隋大业元年(605)升井研镇置,属陵州。治所在今四川井研县南来凤乡。《元和志》卷33井研县:“井研盐井在县南七里。(井研)镇及(井研)县皆取名焉。”三年(607)属隆山郡。唐武德初属陵州,四年(621) 移治今井研县。北宋熙宁五年(1072)属陵井监,宣和四年(1122)属仙井监。南宋隆兴元年(1163)属隆州。元至元二十年(1283)废入仁寿县。元末明玉珍复置。明洪武初属成都府,十年(1377)又废入仁寿县,十三年(1380)复置。清雍正五年(1727)属资州。民国初属四川永宁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自北周以来,县产井盐,至今不衰。南宋著名学者李舜臣及其子李性传、李道传、李心传,清末经学家廖平为井研县人。


在四川省中部偏南。属乐山市。面积840.53平方千米。人口41.4万。辖9镇、17乡。县人民政府驻研城镇。北周置井研镇。隋大业元年(605年)升为井研县,治今县南,属隆山郡。《元和郡县志》井研县:“隋大业五年(应为元年)因井研镇立县,取镇为名。”唐武德四年(621年)井研县治由来凤迁治研城(今治),属陵州。北宋属陵井监,南宋隆兴后属隆州。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省入仁寿县。元末,明玉珍大夏政权复置。明洪武十年(1377年)又省入仁寿县;十三年复置,属成都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属资州直隶州。1913年属下川南道,1914年属永宁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南行署区乐山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乐山专区。1968年属乐山地区,1985年属乐山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低山丘陵区,县境北部为龙泉山西南段。茫溪河纵贯中部,右纳中秋河,左汇月波河,西南流出境。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小麦、玉米、甘薯、油菜籽、棉花等。为省蚕茧、柑橘生产基地县之一。“梅家湾柑子”为清乾隆年间由台湾引种。有石膏、石灰石等矿,盐储量丰富。工业有氮肥、水泥、丝绸、食品等。所产竹编炕席、晒席著名。内峨、成三公路经此。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三江白塔、明陈效墓、千佛岩及竹园烈士陵园。


猜你喜欢

  • 金峒安抚司

    明永乐五年 (1407) 置,属施南宣抚司。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北五十六里金洞司。清初改为金峒土司。元置,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长官司。永乐五年(1407年)复改安抚司。治今湖北省咸丰县西北。属施南

  • 忠义中卫

    明永乐元年 (1403) 置,属后军都督府。治所在今河北遵化市东南。后废。明永乐初置,治今河北省遵化市。属后军都督府。清康熙六年(1667年)省。

  • 清海军

    ①唐、五代方镇。唐乾宁二年 (895)以岭南东道节度使改名,治所在广州 (今广东广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 (除连州、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外) 及海南省。北宋初废。②唐置,属恩州。在今广

  • 河边场

    即今四川蓬溪县西南河边场镇。清道光《蓬溪县志》 卷2: 河边场在 “县西二百里”。

  • 桑蒲山

    亦作桑浦山。即今广东揭东县东南大桑浦山。《舆地纪胜》 卷100潮州: 桑浦山,“ 《潮州图经》 云: 山与州相对。名花异禽,毕产其中”。《方舆纪要》 卷103潮州府海阳县: 桑蒲山在 “府西南四十里。

  • 竹岛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黄海中。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卷11引《顾志》:竹岛“去墟沟北山三里许。上多筱竹”。又引《陈志》说:“去东海城八十里,高二十五丈,周围一里三十步。”

  • 同仁县

    1931年析循化县置,属青海省。治所在保安城(今青海同仁县北保安乡)。后迁治隆务寺(今同仁县治隆务镇)。在青海省东部,邻甘肃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面积 3460 平方千米。人口7.6万。辖2

  • 惬山

    亦作狭山。在今河北大名县北十五里。《元和志》 卷16贵乡县: “成帝时河决金堤,河堤使者王延世募人塞之,盖运土塞河之处,以其惬当人情,故谓之惬山。” 又 《资治通鉴》: 唐建中三年 (782),朱滔、

  • 昭烈祠

    亦名先主祠、武侯祠。即今四川成都市南武侯祠。明张瀚 《松窗梦语》 卷2西游记: 成都城 “南门曰中和,桥曰万里。正南二里为昭烈祠,坊曰: ‘同伸大义’,中记昭烈,而孔明、关、张配之”。

  • 银树镇

    亦作银淋 (林) 镇。北宋置,属溧水县。在今江苏高淳县东。《宋史· 赵淮传》: “德祐中(初),戍银树坝,兵败,与其妻俱被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