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俟城
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北石乃亥镇西北铁卜卡古城。西魏大统六年(540),吐谷浑夸吕可汗建都于此。《北史·吐谷浑传》:“夸吕立,始自号为可汗,居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五里,虽有城廓而不居,恒处穹庐,随水草畜牧。”隋大业五年(609)于此置西海郡。
在今青海省共和县西北铁卜加。西魏大统六年(540年)吐谷浑夸吕可汗建都于此。隋大业五年(609年)置西海郡。
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北石乃亥镇西北铁卜卡古城。西魏大统六年(540),吐谷浑夸吕可汗建都于此。《北史·吐谷浑传》:“夸吕立,始自号为可汗,居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五里,虽有城廓而不居,恒处穹庐,随水草畜牧。”隋大业五年(609)于此置西海郡。
在今青海省共和县西北铁卜加。西魏大统六年(540年)吐谷浑夸吕可汗建都于此。隋大业五年(609年)置西海郡。
即今吉林公主岭市东北范家屯镇。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5伊通州: 西北 “七十五里范家屯”。民国熊知白 《东北县治纪要》 辽宁怀德县:“县属范家屯距公主岭五十八里,为南满线一驿站。”
在南海中中国东沙群岛内,位于东沙岛西北约44海里。为隐没在海水中的珊瑚暗滩。1947年中国内务部公布名称为北卫滩。
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新阳县置,属衡阳郡。迁治今湖南宁乡县西南十里万寿山。隋开皇九年 (589) 并入益阳县。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潭州。七年 (624) 又废。古县名。西晋太康元年(
即今辽宁东港市。《清史稿·德宗本纪》: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海战,九月“壬午,海军副将邓世昌及日人战于大东沟,死之”。二十九年(1903)中美、中日通商航海条约,与安东(今丹东市)同时开为商埠。
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之南峰。《清一统志·同州府一》 “太华山” 条: “岳顶南峰曰落雁峰,以在岳之中,亦曰中峰。唐李白登落雁峰曰: 此峰最高,呼吸之气,想通帝座。峰顶有黑龙潭、仰天池,岁旱祈祷多应。”在
①又名砻丛山、 笼丛山。 简称丛山。 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北。《寰宇记》 卷104绩溪县: 砻丛山“在县北二十九里。其山四合交凑,中有大路,向宣州宁国县,路又二郡分界焉”。《方舆纪要》 卷28宁国县: 笼
在今吉林集安市西南岔沟河西岸外岔沟村。民国《辑安县志》卷1:“外岔沟门在城西一百一十里。前临鸭绿江,交通便利,杂货商三十余户。商业为全境之冠。”
①古 “九州” 之一。《尚书·禹贡》: “海、岱惟青州。” 《周礼·职方》: “正东曰青州。” 海指渤海,岱即今山东泰山。古青州即今渤海至泰山之间的山东省北部地区。②西汉武帝置,为 “十三刺史部” 之
在今河南开封市。《方舆纪要》卷47开封府祥符县:汴故宫“在府城内正北。朱梁始都此,曰建昌宫。石晋改为大宁宫。周显德中,尝修治之。宋营缮益广,谓之大内。正殿曰大庆,其别殿以数十计。又有苑内诸殿,绵延相属
唐长安城太极宫内,今陕西西安城北部。在甘露殿东,殿北为功臣阁、凌烟阁。唐中宗、玄宗皆崩于此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