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八公山

八公山

①在今安徽和县城北半里。《舆地纪胜》卷48和州:“八公山在郡城北来山之左。世说八仙人围棋会饮于此,故名。张祁谓仙风对八公,盖一郡之胜概也。”

②一名肥陵山。在今安徽寿县北五里,南滨东淝河,西、北面临淮河。《水经·肥水注》:淮南王刘安笃好儒学、方术。“忽有八公,皆须眉皓素,诣门希见。……乃与安登山,䔆金于地,白日升天。余药在器,鸡犬舐之者,俱得上升。其所升之处,践石皆陷,人马迹存焉。故山即以八公为目”。东晋太元八年(383)“淝水之战”时,前秦苻坚登寿阳城(今寿县)望八公山草木,以为晋兵,即此。


又称北山、淝陵山。在安徽省寿县城北2.5千米。处淮河东岸,东淝河入淮处以北。海拔241米。东晋太元八年(383年)淝水之战,谢石、谢玄率兵抗击前秦苻坚南侵,苻坚兵败。苻坚登寿阳城(今寿县),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即此(见《资治通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典故出此。附近一带以产豆腐闻名。


猜你喜欢

  • 梁家沙镇

    在今广东化州市北。明洪武中置巡司于此。后废。清复置,移今化州市西北平定镇。

  • 慈口

    即今湖北通山县东北慈口乡。民国 《湖北通志》 卷33兴国州: “慈口市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

  • 北澧州

    唐武德二年(619)置,治所在方城县(今河南方城县)。贞观八年(634)改名鲁州。

  • 平阿侯国

    西汉河平二年(前27)置,属沛郡。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南六十里平阿山下。东汉改为平阿县。西汉成帝河平二年(前27年)置,治今安徽省怀远县西南。东汉改为县。

  • 方家窑镇

    即今上海市青浦县东二十二里方家窑。依崧子浦为市。清光绪《青浦县志》卷2:方家窑镇“相传方正学后裔业陶于此,故名”。清嘉庆十三年(1808)镇上永安桥建成,曾易名永安。后复名方家窑。

  • 剧县

    西汉置,为菑川国都。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南三十里纪台村。东汉省。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寿光市南。为甾川国治,东汉为北海国治。西晋属东莞郡,南朝宋及北魏、东魏属北海郡。北齐省。

  • 南旺集

    即今山东汶上县西南南旺镇。《清史稿·地理志》 汶上县: 有县丞驻南旺集。

  • 文台

    在今山东东明县东北。《战国策·魏策》:无忌谓魏王曰:“秦十攻魏,五入国中,边城尽拔。文台堕,垂都焚。”《史记·魏世家》《索隐》引《列士传》曰:“隐陵君施酒文台。”皆即此。在今山东省东明县东北。《史记·

  • 阿剌山卫

    明永乐五年(1407)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黑龙江中游右岸阿剌尔山地区。后废。

  • 松潘厅

    清雍正九年 (1731) 改松潘卫置,属龙安府。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乾隆二十五年 (1760)升为直隶厅,属四川省。辖境相当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的若尔盖、南坪、松潘、红原、阿坝、壤塘等县及青海久治、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