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夏至春秋时国。为皋陶之后,偃姓。在今安徽六安市北十里城北乡。《左传》:文公五年(前622),“楚人灭六”。即此。


或作录。夏封国偃姓。春秋时为楚所灭。在今安徽省六安市东北。《史记·夏本纪》:禹“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春秋》文公五年(前622年):“楚人灭六。”秦置县。


猜你喜欢

  • 巴水驿

    明置,在今湖北浠水县西北三十二里。《方舆纪要》卷47蕲水县“兰溪镇”条下:“有巴水驿,南北陆道所经也。”

  • 安宜府

    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宝应军置,属淮安路。治所即今江苏宝应县。二十年(1283)改为宝应县。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宝应军置,治宝应县(今属江苏)。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宝应县。二十年府废,复为宝应

  • 白亭

    在今河南息县东长陵乡东北。《水经·淮水注》:“分青陂东渎,东南径白亭西, 又南于长陵戍东,东南入于淮。”《史记·伍子胥列传》正义引《括地志》:“白亭在豫州褒信县南四十二里。”

  • 邪米思干

    即寻思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元《长春真人西游记》:“过大河至邪米思干大城之北。”即此。即“寻思干”。

  • 紫金山天文台 (臺)

    在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西峰上。1929年由原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筹建,1934年建成。是解放前我国惟一的天文台。当时天文台主要配备有口径20厘米的折反射望远镜和口径60厘米的反光望远镜以及一些小型的仪器。

  • 莱芜口子

    在今山东莱芜市北三十里口镇。莱芜谷之扼要处。东通博山,西通泰安。县中各镇,清末以此为最盛。

  • 保靖县

    清雍正七年 (1729) 改保靖州宣慰使司置,属永顺府。治所即今湖南保靖县。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在湖南省西北部、沅江支流酉水流域,西邻重庆市。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面积1746

  • 云淡门

    即今福建宁德市东北云淡。明嘉靖八年(1529)置巡司于此。寻废。

  • 东安里

    即今云南西畴县。清代以原牛羊司地置,为开化府所辖八里之一。嘉庆二十五年(1820)改属安平厅。1914年置普兰行政区。

  • 邵寨镇

    金置,属泾州。即今甘肃灵台县东南五十里邵寨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