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郡
北周改秦郡置,属秦州。治所在尉氏县(今江苏六合县)。隋开皇初废。
北周改秦郡置,属秦州。治所在尉氏县(今江苏六合县)。隋开皇初废。
在今云南巧家县北二十二里。清置巧家汛。雍正五年(1727)于此置会泽县,六年(1728)会泽县移为东川府附郭(今会泽县)。集镇名。在云南省巧家县西部。巧家营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70。巧家系当地少数民
南朝梁普通六年(525)置,属巴州。治所在伏强县(今四川旺苍县东南木门镇)。辖境相当今四川旺苍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废。南朝梁普通六年(525年)置,治伏强县(今旺苍县东南木门)。辖境约当今四川省
唐置,属武峨州。治所在今越南北太省南部。后废。
亦作摩琳莫勒恩河、摩琳河。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东拉林河支流牤牛河。《清史稿·地理志》 五常府: “东南摩琳莫勒恩河出,右合冲河、香水、大小泥,左小黑、取才、条了、藤子河,径五常堡来会,为拉林河。”
在今安徽东至县西北东流镇南。《清一统志·池州府一》: 南门湖 “在东流县南门外。明万历初,知县陈春开浚,引江艘达于南门”。今七里湖为其组成部分。
即今浙江萧山市东二十八里洛思峰。宋《嘉泰会稽志》 卷9引 《舆地志》: “永兴县洛思山,先是洛下人随朱隽来会稽,三年不得返,乃登山北顾而叹。或云隽遭母丧,止葬此山,请洛下图墓师相地。师去乡既久,目极千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今贵州罗甸县西南。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罗甸县西南。后废。
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南。《寰宇记》卷111德化县:天花井山“居庐山之末,其支散为诸冈阜,所行甚远, 如乌稍岭、 丫髻山, 皆其支也”。
古族名。《史记·大宛传》: “然闻其西可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曰滇越,而蜀奸出物者,或至焉。”秦、汉时期滇越在今云南腾冲一带,处从蜀通身毒的交通要道上。
①即今陕西淳化县城。宋敏求《长安志》 卷20引王褒 《云阳宫记》: “车箱坂下有黎园一顷,汉武筑之。” 大一顷。树数百株,青翠繁密,望之如车盖。《资治通鉴》: 唐乾宁二年 (895),“ (李) 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