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辽县
辽改渤海长宁县置,属辽阳府。治所在兴辽城(今辽宁辽阳县西南)。金废。
辽改渤海长宁县置,属辽阳府。治所在兴辽城(今辽宁辽阳县西南)。金废。
亦作舟口、州口。即今四川蓬安县。清光绪 《蓬州志》: 州口 “在城东溯行五里,渡嘉陵而达,在龙角山之隈。……与州夹水,而当通衢,故曰州口。舟所泊,故曰舟口。市场所集,故曰舟镇,或云濂溪。周子之适合州,
即八达河。今云南曲靖市东南之南盘江。《方舆纪要》卷114曲靖军民府:东山河“在府东南。亦谓之南盘江。即潇湘、白石所汇流也”。
南宋绍兴二十一年 (1151) 析临淮县置,属泗州。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西。金明昌六年(1195) 与盱胎县合并,并移治今盱眙县西北 (淮水北岸,今已沦入洪泽湖中)。元至元二十一年 (1284)废入临淮
在今安徽和县东南。为当利水入江入口。《三国志·吴书·孙策传》:刘繇渡江治曲阿,遣“张英屯当利口,以拒(袁)术”。即此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南。为当利浦入江口,六朝时系长江下游北岸滨江要地。东汉兴平元年(19
即今四川平武县东南之平通河。《清一统志·龙安府》:小江河“在平武县南。源出药丛山平羌崖。一名青漪江, 又名平通河, 即古廉让水也。东南流一百七十里,过江油县,西至彰明县西合涪江”。
北宋置,属万年县。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南大峪口附近。是古代柞水路(又称乾祐路、义谷路)的要隘。清同治元年(1862),太平军将领梁荣富率领部队曾由柞水两次经由此打败清军。
东汉改冶县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福建福州市。晋废,其地滨海,为我国通交趾的主要港口。《后汉书·郑弘传》:“旧交趾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冶泛海而至。”古县名。东汉改冶县置,治今福建省福州市。属会稽郡。晋废
清康熙三年 (1664) 分湖广省为左右两布政使司,左司仍驻武昌府 (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右司驻长沙府 (今湖南长沙市)。六年 (1667) 左司改名湖北省,右司改名湖南省。湖北省辖境相当今湖北省
明时称荷兰人为红夷。明张燮《东西洋考》卷5“美洛居”条:“红夷虽主美洛(今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每一二载大众辄返国,既去复来。吕宋王兵抵境外,值红夷空国言返,斩关以入,遂杀美洛居酋,立所亲信主之。红
在今河南内黄县南。《宋史·河渠志二》:元丰三年(1080),“澶州孙村、陈埽及大吴、小吴埽决,诏外监丞司速修闭”。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