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陶镇
即今河北武安市西冶陶镇。清乾隆《武安县志》卷3集镇:冶陶在“县西六十里”。
在河北省武安市西南部。面积74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冶陶,人口 4630。以建村时村民多从事冶制陶瓷业得名。1953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产核桃、花椒、柿子、梨及小麦、谷子、玉米、棉花。铁资源丰富。有采矿业及修配、建材、选矿等厂。午偏公路经镇北。纪念地有晋冀鲁豫军区旧址。
即今河北武安市西冶陶镇。清乾隆《武安县志》卷3集镇:冶陶在“县西六十里”。
在河北省武安市西南部。面积74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冶陶,人口 4630。以建村时村民多从事冶制陶瓷业得名。1953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产核桃、花椒、柿子、梨及小麦、谷子、玉米、棉花。铁资源丰富。有采矿业及修配、建材、选矿等厂。午偏公路经镇北。纪念地有晋冀鲁豫军区旧址。
清乾隆九年(1744)析田州土州置,属思恩府。治所在今广西田阳县西北百峰乡。光绪五年(1879)改流设恩阳州。
明置,属宁夏右屯卫。即今宁夏永宁县西靖益堡村。明嘉靖 《宁夏新志》 卷1: 靖夷堡 “有官军仓场”。
又名浍水、 水。 自今河南开封县东分狼汤渠水东南流经杞县、睢县、柘城,南入安徽境,经亳州市东北、河南永城县南、安徽宿县、固镇,至五河县南入淮水。今上流已湮。下流在安徽境内者即今之浍河。
即洣水。在今湖南衡东县境。《方舆纪要》卷80衡山县: 茶陵江 “自酃县流入长沙府茶陵州界,又西北经攸县界而入攸水,又西至县境,流入湘江,谓之茶陵江口”。
在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东旱土场。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江北厅:土沱铺“在厅东七十五里”。
①即今河北定兴县西南姚村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7定兴县图: 西南有姚村镇。②即今山东曲阜市西北十五里姚村镇。清乾隆《曲阜县志》 卷36: “姚村,有集。”③即今河南林州市北姚村镇。民国 《林县
又名隐寂寺。在今北京西山八大处中第四处。位于平坡山腰。建于元代。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建大悲阁。清《日下旧闻考》卷103引明人《新建大悲殿碑略》:“今隐寂寺者,在都城之西……寺后有余地,遂起为大悲
在今湖南祁阳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81祁阳县: 栖真岩 “上容千人,内一窍通明出泉,可灌田”。
在今湖北竹山县西。《方舆纪要》 卷79竹山县: 黄茅关山在 “县西十五里。山险峻,昔置关于此”。
北宋改淯井镇置,为盐监,属江安县。治所在今四川长宁县南七十里双河镇。以淯井为名。《宋史· 蛮夷传》: 大中祥符六年 (1013),“晏州多刚县夷人斗望、行牌率众劫淯井监,杀驻泊借职平言”。即此。政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