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 (猛) 宋
即猛省。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东北勐省镇。
即猛省。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东北勐省镇。
秦亡后项羽封英布置,都六县(今安徽六安市东北)。辖九江、庐江二郡,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南大部与江西全境。后改名淮南王国。秦亡后项羽封英布置,都六县(今安徽六安市东北)。辖九江、庐江二郡,相当今安徽省淮河以
①秦置,属济北郡。治所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东阿镇。《史记·项羽本纪》:刘邦“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正义》引《述征记》:项羽墓在谷城西北三里半许,毁坏,有碣石“项王之墓”。西汉废。东汉复置,属东郡。西晋
在今湖南望城县西北。自益阳县界流入,至此入湘江。《水经·湘水注》:“湘水之左岸有高口,水出益阳县,西北径高口戍南,……东北流注湘为陵子口。”杨守敬《水经注疏》疑“高口”即“乔口”之讹。唐杜甫有《入乔口
北宋乾德五年 (967) 废崇龛县置,属安居县。在今四川潼南县西南光辉镇瓦子堡。民国 《潼南县志》 卷2: 崇龛镇在 “县西南六十里。一名漏孔场”。在重庆市潼南县西部。面积87平方千米。人口4.9万。
金天会六年 (1128) 析河东路南部置,治所在平阳府 (今山西临汾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石楼、汾西、和顺等县以南及河南黄河以北、修武县以西地区。金末废。金天会六年(1128年)分河东路置,治平阳府(治
又名桐汭水、桐水。即今安徽郎溪县境郎川河及桐汭水。《元和志》 卷28广德县: “桐汭水在县西五十里。春秋楚子期伐吴,至桐汭是也。” 《寰宇记》 卷103广德县: “桐水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源出白石山,北
即沁达兰卡伦。清乾隆年间置,在今哈萨克斯坦塔尔迪库尔干东,阿拉套山北麓。
亦名子云城。南宋末建。在今四川犍为县东南二十五里子云山。《元史·汪良臣传》:至元十二年 (1275) 攻破嘉定后,“统兵顺流而下,紫云、泸、叙相继款附”。即此。
北宋熙宁五年(1072)置,属熙州。在今甘肃临洮县北二十里。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置,在今甘肃省临洮县北。属狄道县。
①南齐置,属广熙郡。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境。隋废。②清乾隆元年 (1736) 置,为广南府治。治所即今云南广南县。《清史稿·地理志》: “西北有宝宁溪,县以此得名。” 1913年改广南县。古旧县名。清乾